粉性土路基

   2006-09-22 中国路桥网 佚名 7040

粉性土路基365JT施工365JT技术总结

摘要:以济聊馆公路聊城至馆陶段高速公路为例,介绍高等级公路在粉性土路基〈路堤〉在施工中应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 粉性土 路堤 365JT设计与施工

1、工程概况

我单位所承建的国道309线聊城至馆陶段高速公路第五合同段主线全长11.8公里。路线所在区域全部为第四系覆盖,地层岩性主要有粉土、粉砂、粉细砂、粉质粘土,局部有中粗砂,岩性呈规律性分布。粉粘土在全线分布比较广,约占全线的8O %。

粉性土是一种工程性质较差的筑路材料,土粒比重为2.66cm3,填土的最大干密度约为1.75g/cn13,最佳压实含水量在12~15%之间。因含有较多的粉土粒,干时虽稍有粘结性,但易被压碎,扬尘大,浸水时很快湿透,易成流体状态,粉性土的毛细水上升高度大,在季节冰冻地区更容易使路基产生水分积累,造成严重的冬时冻胀春时翻浆,故又称翻浆土,因此使粉性土的工程性质大为恶化,极易引起路基的塌方、滑坡、翻浆冒泥等病害,成为高等级公路的主要工程问题。粉性土工程性质较差,不易作为路基填料,但由于路线所在区域80%以上为粉性土,需土了又大(平均每公里10万方以上),全部采用换土或其它的处理方法对工程造价影响太大,经济价值不大,因此决定采用粉性土进行路基填筑,但由于粉性土作为路基填料的一系列缺陷,给路基施工带来许多困难,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就改善路基工程状况加以说明。

2、填土压实度

土是三相体,土粒为骨架,土颗粒之间的空隙为水份和气体所占据,压实的目的在于使土粒重新组合,彼此挤紧,孔隙缩小,土的单位重量提高,形成密实整体,最终导致强度增加,稳定性增加,土的压实度与含水量、压实功能、压实方法有密切关系。任何一项因素的缺陷,都将对填土的压实造成很大的影响。路基的填筑工作正是从采取各种有利措施入手,来提高路基填土的压实度。

2.1含水量与压实效果的关系

含水量与路基填土的压实度有密切关系。由当土质、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不变时,土的干容重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干容重达到某一最大值时,含水量的增加反而使干容重降低。干容重与含水量的关系如图一所示:

ω(含水量)

ν0

ω0

ν

(干容重)

图一 土的干容重与含水量关系示意图

由于细粒土在低含水量时颗粒表面结合水膜薄,磨阻力大不易压实。当含水量逐渐增大时,颗粒表面结合水渐厚,水膜润滑作用增大,颗粒表面的磨阻力减小,在外力作用下,就容易被压实。但当土中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时,土中空气处于封闭状态,不易排除,增加含水量只会更增加土的孔隙体积,使土的干容重相应降低。所以,在进行路基填筑时,控制好路基填土的含水量成为控制路基压实度的最好措施。

聊馆高速公路在进行现场路基施工时,为保证填土压实时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现场配备了专门的试验人员和试验检测设备,随时准备对路基填土的含水量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主要用烘干法和核子密湿仪法两种。借用土的天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的可能性很小,在试验人员检测以后,就必须根|据各处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理措施。如果借用土的含水量较小,就人为增加土的含水量,主要有路基上洒水和取土场洒水两种。考虑粉性土在推平、整平、碾压过程中,受日照及风力影叶大而使水分过多散失,正常情况下,碾压前的填土含水量大于最佳压实含水量2~3个百分点,并在碾压时洒水封面,从而保证最终压实效果,使最终检验合格率为100%,优良率在90%以上。

聊馆公路路基填土增加含水量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在路基上洒水,即将土运至路基表面,且经推平、初步碾压后,利用洒水车均匀的进行洒水,填土所需加水量由下式估算:

M=(ω-ω0)Q/(ω+ω0)

式中:M --所需加水量(kg);

ω0 --土的自然含水量(以小数计);

ω --土的最佳压实含水量(以小数计);

Q –需加水的土的质量(kg)。

2.2压实功能及压实方法与压实效果的关系

压实功能是指压实工具的重量、碾压次数或锤落高度、作用届时间等,对压实效果的影响,是除含水量之外的另一重要因素。图二是压实功能(综合因素)与压实效果的关系曲线,图中1、2、3、4曲线的功能分别为600、1150、2700、3400(KN•M)。图中表明:同种土的最佳含水量ω0随功能的增大而减小,最大干容重则随功能的增加而提高,在相同含水量条件下,功能愈高,土基密度愈高。

ν(KN/m3)18

17

16

4

15

2

3

14

1

10

5

13

15

20

25 ω

ω04

ω03

ω02

ω01


图二 不同压实功能的压实曲线对照图

聊馆公路在进行粉性土胞的填筑施工过程中,考虑到这一点,在尽力控制好填土含水量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段反复试验施工,形成了以下的压实结论:先两侧后中间;先由轻到重,再重到轻,轻重结合。即先用25T压路机静压两遍,振压2~3遍,再由50T压路机振压2~3遍,再静压两遍,并根据各路段、各层次、各区间(90区、93区、95区)现场具体情况作细部适当调整。碾二压时,压路机行车速度应均匀,一般不得大于0.4米/秒,压轮与压轮的痕迹重复宽度不得少于30厘米,路基边缘压路机无法工作的地带,由推土机利用履带或打夯机代替碾压,并根据填土表面含水情况及时洒水封面。由于采取了有利的整治措施,使路基填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路床处理

路床在整个道路的受力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条道路的使用年限。由于粉性土的工程性质差,决定了其不宜作为路床填料,而聊馆高速公路在原设计中并没有对路床部分进行处理,我们在施工中经试验,确实难达到路床填料CBR值要求,经和监理、业主、设计院协商后进行变更。

一般用于路床处理有三种方式:换填粘土、换填石灰土和换填水泥土。考虑到当地地材资源和经济效益等实际情况,决定采用5%石灰土进行处理。石灰土采用码石灰条人工布灰,路拌机拌和,平地机整平,压路机压实,然后洒水养生。处理后的路床的强度、稳定性和抵抗路面荷载下传作用力的能力显著提高。

4、路基的雨季施工

由于粉性土具有浸水时很快湿透,易成流体状态的特性,如果在雨季施工中没有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在被雨水浸透的情况下,边坡部分的土基强度大幅度降低,路基工作面上汇集的雨水,在较低的路基处流出,极易冲刷成一道又深又窄的水槽,给施工带来很大不便,甚至影响路基质量。所以粉性土路基的两季施工也成为施工中应重点注意的事项。为有效的防止路基不被破坏,使施工能够顺利进行,我们重点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雨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4.1.1对选择雨季施工的地段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据实编制实施性的雨季施工组织设计。

4.1.2修建便道并保证畅通,除施工车辆外,严格控制其它车辆在施工现场通行,

4.1.3修建截水沟、排水沟及防渗等临时排水设施,并使排水沟的出口通至桥涵出口处,保证雨季工作的场地不被水淹没,并能及时排除积水。排出的积水不得流如农田、耕地等,并不得引起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

4.2雨季施工中的防护

4.2.1利用挖方作填方应随挖随填,及时压实,含水量过大的土不得用作雨季施工,以防止翻浆现象出现。

4.2.2路基应分层填筑,每一层的表面应做成2%~4%的排水横坡,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天完成压实工作。

4.2.3施工中的路基或成型路段表面两侧边缘地带应保持一条宽不小于40厘米,高不小于30厘米的土埂,雨水沿土埂方向引至路基两侧设置的临时排水槽处,顺排水槽流入路基坡脚处临时排水沟排出路基范围,外并在出叫固。下图是聊馆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采用的排水槽示意图。此种临时排水槽在路基两侧同时设置,每50~80米设置一道,槽底、槽壁均为砂浆抹面,并使砂浆抹面向排水槽两侧边坡面延伸15厘米。根据路基填土高度,每3米设防滑平台一个。通过采用此种防护措施,路基冲刷问题的到解决,使路基得到完整保护,保证了路基的质量。

5、路基的冬季施工

由于粉性土工程性质差,若工期不紧,最好不安排施工。如施工,应作好冬季施工保护措施。为确保粉性土路基填筑质量,我们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加强工作:

5.1路基湿度大,其地基应在冻结前处理,清除冰雪,疏干积水,坑洼处用与路基同类的未冻土填筑压实。处理好的路基及时掩盖,以防冻结。

5.2选用级配良好的渗水性土适用填料,使用非渗水性土时,其含水量应低于塑限,并加大压实功能。

5.3基床下及边坡面1米厚度以内,桥涵缺口、桥头锥体及位于河床上的路堤不得用冻土填筑。

5.4路基中掺用冻土填筑时,冻土块不得大于15厘米,体积含量不得大于30%,冻土块应均匀散布在填土层内,并于其四周填以未冻土。

5.5掺有冻土的路基,其预留沉降量应根据填料种类和冻土含量情况酌量增加,预留沉降量可按路堤填筑高度的2%~4%适当选取。

5.6防冻措施:

5.6.1施工地段的积雪应在动工前清除。

5.6.2路基填土应随挖随压,随填随压,在铺土层未压实前,不得中断施工,应保证运填的时间不小于土的冻结时间。

5.6.3对取土场、路基的外露土层,用松草或草袋覆盖。

5.6.4分层填筑摊铺厚度应按一般规定适量减薄,一般减少正常摊铺厚度的20%~40%,并不得摊成斜层。

5.6.5施工中不得不中途停工时,应整平填层及边坡面并用松草或草袋加以覆盖。如果填土富裕,也可用含水量较低的土作为覆盖物。继续施工前,应将表面覆盖物及冰雪清除。

5.6.6路基面及边坡的整修工作宜在解冻后进行。

5.6.7当进行工程量较大的路基施工时,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集中力量分段完成,不宜全段铺开。

6、结束语.

通过调查,采用上述方法施工,不仅使路基填筑速度,质量提高,而且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为工程的顺利进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论文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