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箱梁质量预控措施
(一)、箱梁底板在沿预应力钢束波纹管位置下出现的纵向裂缝
——成因
1、预应力钢束的保护层厚度偏薄,加上采用的高标号水泥用量偏多,水泥浆含量偏大,导致较大的收缩变形。由于箱梁结构的内约束,包括底板截面的不均匀收缩和波纹管对混凝土收缩的约束作用,导致较大的混凝土收缩应力,超过了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而出现了沿波纹管纵向的收缩裂缝;
2、箱梁底板横向分部钢筋间距偏大;
3、箱梁底板预应力钢束布置不够合理;
4、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养护措施不到位;
5、张拉预应力束时的混凝土龄期偏小。
——预控措施
1、改进泵送混凝土的级配,优选降低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材料配合比,其中包括水泥用量、水灰比、外加剂等;
2、采取365JT技术措施,确保预应力波纹管保护层的厚度,一般不小于5cm;
3、对底板构造钢筋和底板预应力钢束的间距采取合理布置;
4、加强对箱梁底板混凝土外表面的养护工作;
5、适当放长混凝土张拉龄期。
(二)、箱梁拆模后在腹板与底板承托部位出现空洞、蜂窝、麻面  
——成因
1、箱梁腹板较高,厚度较薄,在底板与腹板连接部位钢筋密,又布置有预应力筋使得腹板混凝土浇注时不易振实,也有漏振情况,造成蜂窝;
2、浇注混凝土时,若气温较高,混凝土塌落度小,模板湿水不够,局部钢筋太密,振捣困难,使混凝土出现蜂窝,不密实;
3、箱梁混凝土浇注量大,若供料不及时,易造成混凝土振捣困难,出现松散或冷缝;
4、模板支撑不牢固,接缝不密贴,发生漏浆、跑模、使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
5、365JT施工人员操作不熟练,振捣范围分工不明确,未能严格做到对相临部位交叉振捣,从而发生漏振情况,使混凝土出现松散、蜂窝。
——预控措施
1、箱梁混凝土浇注前做好合理组织分工,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划分振捣范围,浇注层次清除,相互重复振捣长度取50cm左右;
2、合理组织混凝土供料,现场须有临时备用搅拌设备,以便当混凝土因运输或其它原因带来供料中断时予以临时供料;
3、根据气温,合理调整混凝土塌落度和水灰比,当气温高,做好模板湿润工作;
4、对箱梁底板与腹板承托处及横隔板预留人孔处,重点进行监护,确保混凝土浇注质量。
(三)、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
——成因
1、混凝土拌和不均匀,或振捣时间不够、漏振,造成缺浆;
2、模具组装不严,拼缝过大,无止浆措施,由漏浆而引起蜂窝、麻面;
——预控措施
1、混凝土拌和均匀,拌和好的混合物及时使用;
2、均匀振捣;
3、模具拼装密封无缝,拼缝过大时宜采用密封条锁紧;
(四)、规格尺寸超标
——成因
1、模具磨损变形,组装不牢固;
2、采用快速脱模工艺生产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偏大或脱模过早,混凝土自行坍塌;
——预控措施
1、加强模具维护保养,及时检修模具;
2、采用快速脱模工艺生产时,模具的拆除时间根据气温而定,控制在混凝土不发生塌落变形时为止;
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
(五)、混凝土出现裂缝
——成因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没有采用低热化水泥,降温措施不利。
——预控措施
采用矿渣水泥等低水化热、凝结时间长的水泥进行混凝土配制,外部气温高时采取采用预埋管道进行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