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灌浆施工组织设计

   2006-09-22 中国路桥网 佚名 6980

1.工程慨况
1.1工程简介 
思林水电站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乌江干流中游。电站枢纽由碾压混凝土坝、左岸通航建筑物、右岸引水发电系统组成。电站正常蓄水位440m(高程),相应库容12.05亿m3,装机容量为1000MW(4×250MW);保证出力345.3MW,年发电量40.51×108kW•h。电站发电死水位为431m(高程)。
本工程根据K30、K31处理洞内进行的钻孔和物探CT成果资料进行,主要针对岩溶管道进行处理,采取大孔径钻孔回填混凝土、回填砂浆、回填碎石等,同时对溶洞周边进行灌浆处理。365JT施工过程中,应根据钻灌情况对灌浆范围、灌浆孔布置及底线进行调整。
1.2365JT交通条件
1.2.1场外交通条件
电站距思南县城水路23km,公路31km(右岸),离贵阳328km。湘黔和川黔两条铁路干线从傍通过。川黔线上的遵义站距工地为236km,湘黔线上的福泉、白洗、羊坪和镇远站距工地分别为211km、189km、163km和141km,均有公路连接。坝址以下的乌江航道常年可通行60~100t级船舶,汛期最大通航能力可达200~300t。思林至涪陵的水上运输里程为368km,至重庆为492km。
左岸下游新建对外公路,至思南县城约18km,2005年5月通车。
右岸对外公路塘头至工地7km(泥结石公路)已改造完成。
1.2.2场内交通条件
跨河交通桥有三座,上游索桥、下游索桥和下游思林乌江大桥,思林乌江大桥将于明年通车,上、下游索桥已完建,具备通车条件。
场内干线公路,右岸1#、2#公路、左岸3#、4#公路均已具备通车条件。
1#公路接右岸对外公路,向上游,经原地勘队,料场,高砂石加工系统,碾压混凝土拌和系统,右坝肩,进水口,引水隧洞,郭家坨弃渣场,上游索桥右桥头。
2#公路经碾压混凝土拌和系统,右坝肩,思林大桥右桥头,右岸施工工厂设施,常态混凝土拌和系统,低砂石加工系统,下游索桥右桥头,尾水洞,厂房,支线至基坑,右岸导流洞。
3#公路接思林大桥左桥头,经业主营地,承包商营地,后坝弃渣场,下游索桥左桥头,左岸导流洞,基坑,通航建筑物。
4#公路接上游索桥,经小溪沟弃渣场,临时砂石,混凝土拌和系统,马老山弃渣场,通航建筑物,左岸导流洞。
1.3地质条件
K30岩溶管道(泉),发育于P2c含燧石结核灰岩中部,沿层面发育,常年有水流,在河边有两泉点,主管道出口高程370m,可见长度大于60m,主管道上游40m处另一泉点(S2),出露高程367m,连通试验证明其发育有多条和多层分支管道及倒虹吸管道,倒虹吸管道最低高程291.77m。其岩溶水径流大体由四角乡分水岭ZK-13→ZK-23→ZK-17→ZK-79→K30和S2。汇水面积1.98km2,一般流量9.75~132.2L/s,洪峰流量根据降水频率P=10%、P=5%,分别为18.5 m3/s、21.9m3/s。
K31岩溶道系统发育于T1y2-2中厚-厚层灰岩,沿层面及NW向横张裂隙发育。出口高程381.1m,由洞口向山内呈附梯状下降至366m高程后顺层发育水平溶洞,其在深部形成多个岩溶潭,如PD-23、PD-47平硐追踪揭露的Kp-3、Kp-1、Kp-2等,长10~15m,宽3~10m,水深20~24m,其上溶洞净空高达50m左右,各岩溶潭间为裂隙型管道连通,连通试验证明在河水面以下尚有出口。其岩溶水径流大体由四角乡分水岭ZK-11→ZK-21→ZK-7→ZK-19→K31。流向S40°W,汇水面积2.0km2,一般流量7~30L/s,洪峰流量根据降水频率P=10%、P=5%,分别为18.7 m3/s、22.2m3/s。
1.4施工用电
工地施工变电站位于思林乌江大桥右岸桥头,本标施工用电由此接入,电压等级为10kV。
施工用电由思林电站施工变电站第七回距坝肩位置50m的中端杆连接,距离施工用变压器240m左右(两台施工变压器布置在右岸1#公路K1+400~K1+600段下方),低压侧距工作面约400m(K30、K31两个工作面跨江线路长度约800m长)。
1.5招标工程范围与内容
1.5.1灌浆工程
主要针对K30、K31处理洞内岩溶管道进行处理,采取大孔径钻孔回填混凝土、回填砂浆、回填碎石等,同时对溶洞周边进行灌浆处理。施工过程中,应根据钻灌情况对灌浆范围、灌浆孔布置及底线进行调整。
1.5.2临时设施工程
(1)本标所需要的临时施工道路、生产及生活用房、风、水、电及通讯系统的修建和维护(发包人提供者除外);
(2)由承包人负责承包人承建的本标施工供电设施的施工、运行及维护;
(3)本标范围内的施工期生活供水、排水及卫生系统;
(4)本标范围内的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5)招标文件和图纸包含的其他工程项目。
具体工程内容及工程量见表1-1。
2.工程365JT设计及365JT技术要求
2.1工程设计及技术要求

对乌江思林水电站K30、K31处理洞进行清淤后在其底板浇筑混凝土盖重,混凝土标号为C15,厚0.4m,沿洞轴线两侧布置两排Ø22mm螺纹钢插筋(1.0×1.0m),长L=1.2 m,外露0.35m。
对K30、K31处理洞沿线溶洞、溶隙、断层等渗漏通道封堵及物探孔进行细石混凝土(或砂浆、碎石)回填。
在K30、K31处理洞内大空腔处布置2~3个Ø150mm钻孔,孔距5m,从孔内回填细石混凝土(或砂浆、碎石)以封堵岩溶管道。孔数35个。
在K30、K31处理洞回填周边,按2.5m孔距布置帷幕灌浆孔,灌浆孔分两序施工,孔径≥Ø56mm,孔口镶Ø76mm钢管,长L=1.5 m,灌浆最大压力1.5MPa。孔数73个。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和设计通知施工,如对有关设计文件有异议时,可与有关单位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以设计通知或工程联系单形式

[1][2][3][4][5][6][7]下一页


[NextPage]

$False$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论文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