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工程中的膨润土防水毯施工技术 摘要:针对现在膨润土防水毯施工缺乏国家、行业规范和标准的现状,对目前北京地铁工程膨润土防水毯施工过程中的细部节点(基面处理、材料裁剪、防水层搭接、后浇带和施工缝保护、收口、修复)施工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膨润土防水毯在地下工程中的使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铁;防水;膨润土防水毯;施工技术 1概述 膨润土防水毯是将膨润土颗粒按照设计重量要求均匀分布在织布和非织布层之间,然后利用针刺的方法加以固定成型的防水毯状卷材。采用针刺法将防水毯分隔成许多小的纤维空间,其中的膨润土颗粒不能向一个方向流动,形成均匀的防水层,使膨润土防水毯具有较高的抗剪性能和良好的防水效果。膨润土防水毯属无机类防水材料,其防水机理明确、耐久性好,同时由于其具有施工简便、快捷、对基层的平整度要求较低、局部出现渗漏水时不会出现严重的窜水现象、堵漏维修方便等优点,在北京地铁防水工程中逐步得到推广和使用。 为适应地下工程“外防内贴”的防水施工要求,在膨润土防水毯织布层表面复合了一层较薄的高密度聚乙烯膜,以增强其防水性能。但膨润土防水毯施工现在还缺乏国家、行业规范和标准,北京轨道建设管理公 司在总结了5号线设计、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轨道交通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在北京地铁新线建设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像后浇带、明挖与暗挖接头、明挖与盾构接头等部位仍然没有明确的规定。本文对北京目前新线建设中的防水施工技术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对后续的设计、施工、监理借鉴和参考。 2基面处理 2.1潮湿度要求和处理 膨润土颗粒的吸水性很强,因此膨润土防水毯在生产、仓储和运输过程中要求保持干燥;但施工过程中,只要求基层表面无明水流即可。一般的潮湿基面不会导致膨润土防水毯提前膨胀;但是基面有明显可见流水时,要采用临时引排措施,保证铺设面没有明显可见水流。 2.2平整度要求和处理 《北京轨道交通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基面的平整度(凹坑的最大深度与最小直径的比值)不大于1/6,且要求平缓过渡。在喷射混凝土表面直接铺设膨润土防水毯时,毯体与基层的接触面间往往存在很多微小的悬空部位无法完全密贴,这样膨润土膨胀时,会先填补这些微小孔洞,使膨润土的膨胀效果被弱化,而一旦地下水位反复变化时,会将膨润土颗粒带走,影响膨润土防水毯的防水效果。 处理方法:(1)喷射混凝土后,立即用铁抹子进行压光消除表面的毛刺,为膨润土防水毯的铺设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2)在喷射混凝土表面抹一层2 cm厚的水泥砂浆,虽然效果不错,但是增加了工程造价,实际应用较少。 3材料裁剪及封口 膨润土防水毯施工前,首先要对裁剪下料和铺设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使裁剪的刀数最少,铺设的任意一块防水毯面积最大。防水毯一经裁剪必然导致膨润土颗粒在搬运和铺设过程中大量地从裁剪部位流失,造成局部毯体减薄,这种现象最容易出现在附加层和预留搭接部位,而这些部位往往是防水的薄弱环节。其次对不可避免的裁剪下料,要求尽量在铺设作业面附近进行,裁剪完毕后及时用塑料胶带进行封口。这样可缩短搬运距离、减少搬运次数,减少搬运和铺设过程中膨润土颗粒的流失。

[1][2][3]下一页
[NextPag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