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泰安长江大桥索塔混凝土表面质量施工预防措施

   2005-11-06 网友推荐 不详 7760

一、工程简介:

泸州泰安长江大桥26#主墩位于长江主河道边缘。索塔高145.2米,为矩形空心截面,塔柱顺桥向宽7.6米、横桥向宽4.0米,主梁以上设两根横系梁,横系梁高3.0米,宽2.0米与塔柱连接处设置3.0×1.5米的倒角,下横梁高5.0米,宽7.6米,索塔下塔柱顺桥向宽度尺寸由13.0米渐变至7.6米,横桥向径向宽度尺寸6.0米,与下横梁连接处设置2.0×2.0米的倒角,主塔混凝土设计标高为C50,塔柱设计方量为9200m3,施工周期10个月,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的外观质量,特制定此预防措施。

二、混凝土表面常见的缺陷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1.麻面

结构表面密布小凹坑。主要原因为模板表面不光、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水分被吸走或模板涂隔离剂不匀、混凝土表面水泥被粘掉等。

2.蜂窝

结构表面呈现蜂窝状的窟窿。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分层下料和振捣不认真、水泥砂浆分布不均匀,模板接缝不严密、水泥浆流失,混凝土入模时投料方法不当、石子和砂浆分离或混凝土坍落度过小、分布不均匀等。

3.露筋

钢筋局部裸露在结构表面。主要原因为保护层混凝土漏振、捣插不实,钢筋密集处粗集料集中在其外部,混凝土或砂浆分布不匀,钢筋骨架走动、保护层厚度不足等。

4.空洞

结构中有较大的孔洞,钢筋外露。主要原因为在钢筋较密的部位,由于振捣不够,或由于结构断面复杂、模板内空气排不出去,致使混凝土未能填充进去。

5.缝隙及夹层

混凝土成层的存在松散层。主要原因为在分层浇筑时的分层处或在施工接缝处上下层连结不良,缺乏水泥砂浆。

6.表面裂纹

结构表面出现网状裂纹。主要原因为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未及时覆盖或养护,受日晒和风吹后表面急剧收缩。

三、采取的预防措施:

1.C50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不好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施工。本桥主塔高145.2米,混凝土的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泵,在拌合站和26#墩的钢平台上,各设置一台HBT60型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从拌合站经过便桥上的500米长的输送管通过接力输送到模型内,因此混凝土的坍落度至关重要,如何克服高标号和大坍落度和施工时的矛盾,项目部经过多次试配,最终确定了最佳的配合比,水泥采用拉法基的P.O42.5,粗骨料采用5~25mm的破碎河卵石,砂子采用宜宾安边的中粗砂,细度模数2.6。为了减少水泥用量和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并掺入I级粉煤灰和重庆达华DH-NNO桥梁专用剂,每立方米的配合比为436:746:1054:166:48:4.36(水泥:砂子:碎石:水:粉煤灰:外加剂)。水灰比为0.38,砂率为42%,坍落度为20cm,并且分别作了在恒温30℃的条件下和常温35~37℃的条件下的坍落度损失和凝结时间测定。正常情况下2h坍落度损失4~5cm仍能满足泵送要求的14cm坍落度。初凝时间为6小时。在施工时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和准确计量,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清除出场,外加剂用塑料袋按每盘混凝土所需的量分成小袋。

2.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由于塔柱截面比较大,并且向外倾斜,为了防止模板偏心受压过大,浇筑采用先内侧后外侧水平分层浇筑,水平分层厚度为30cm。并且要在混凝土初凝前将下层进行覆盖。为了防止从泵管内出的混凝土溅到模板上,产生麻面现象,在泵管出口再接上串筒,并使混凝土在串筒下面的堆积高度不超过1m。

3.混凝土的振捣工艺

混凝土施工振捣是关键。根据混凝土浇筑面积和时间,合理安排人员和振捣器的数量,并保证不少于2个备用振捣器。混凝土的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50c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并且和侧模平行。振动到混凝土顶面不下沉、无气泡泛出、表面平坦为好,分层浇注时,振动棒必须插入下层砼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采用两次振捣的技术,两次振捣的时间间隔为2小时。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气泡的产生。

4.混凝土养生工艺

根据天气情况,混凝土浇筑宜选在一天温度较低的时间进行,避免不了高温浇筑时,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在外模上进行洒水降温。混凝土浇筑完初凝后蓄水养护,用浸湿的粗麻布覆盖,并且经常洒水,保持潮湿状态。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差过大,在模板上采用挂草连进行防护,连续养护10天。

四、保证措施:

1.浇筑混凝土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振捣及防护现场再次讲解和要求,落实岗位责任制,分片振捣,责任落实到人,并要有签字记录,奖罚分明。

2.试验人员后盘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合及运输质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使混凝土浇筑能够连续进行。

3.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将底下模板的拉条在紧固一遍。防止模板由于日照变形漏浆。

4.浇筑混凝土时间超过8小时时,振捣人员必须换班,施工人员必须有充足的体力和精力按要求完成混凝土振捣任务。

5.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必须旁站,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及覆盖时间,振捣过程是否按要求进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论文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