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城市交通

   2006-04-28 中国路桥网 佚名 5480

新加坡的城市交通

  现代化的交通是一个国家、城市的现代化最重要、最直观的体现。在新加坡这个举世闻名的花园城市国家里,人们可以非常直接地感受到其发达高效的城市交通所体现出的现代化形象。新加坡国土狭小,东西长42公里,南北宽25公里,国土总面积646平方公里,与我国很多城市的行政版图相当。如何发挥有限土地资源的最大效能,新加坡政府认为关键性的战略举措之一就是建立现代化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在1971年新加坡发展概念蓝图(相当于我们的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新加坡政府与人民进行了近四十年的努力,逐步构筑起了一个高度发达的陆路交通网络。

  新加坡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由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组成,而支持两者的最重要的基础性设施之一就是公路网络。为建设其国家(城市)快速公路网络,新加坡耗用了12%的国土资源,与用于解决86%的国民居住的住宅组屋建设所耗用的土地面积相当。目前新加坡全国公路干线长度超过3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140公里。尽管如此,新加坡政府仍认为其公路网络所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因为在过去的十年里,新加坡的道路交通需求增长了2.5倍,目前每天的国民出行已达7百万人次;私人小轿车拥有量达15万辆,约每20个新加坡人即拥有1辆;而在可能预测的从现在到2010年的期间里,其国民的出行量仍将不断增长,私人小轿车拥有量将达50万辆,达到约每7个新加坡人即拥有1辆的水平。

  为此,新加坡政府决定采取积极的政策予以应对,即抑制私人交通,积极发展公共交通;手段上则利用其娴熟的市场性调控技巧与雄厚的经济实力,全面有序地逐一实施各项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对公路网络设施的建设。新加坡政府拟在未来的五年里用30亿新币(约150亿人民币)加宽、加长现有公路系统;在未来的十五年里用48亿新币(约240亿人民币)建设中心区的地下环网道路系统,以构筑立体的道路交通体系,有效缓解商业金融中心地面道路网的交通压力。

  二、以多种经济调控手段控制以私人小汽车为主体的私人交通的增长。善于经营的新加坡政府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可说是财路广开、两全其美,主要的做法就是实行私人小汽车拥车证制,征收车辆注册与附加注册费、关税、汽油税、路税、停车费等税费,安装电子公路收费系统。私人小汽车拥车证制是在新加坡合法行驶的私人小汽车的必备证件,一车一证,由政府根据社会的需求程度以竞价的方式公开限量发放,可以转让,使用期为十年。1999年末一张私人小汽车拥车证的价格约4万新币(约合20万人民币),已与一般新车的售价相当,政府的收入何其可观!所征收的各项税费,象车辆注册与附加注册费、关税等是购车时一次性征收的,而汽油税、路税、停车费等则是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征收的,并且根据汽车的排气量的不同,路费的缴纳与汽油税的付出也是不同的。

  电子公路收费系统是新加坡政府已经实施的一项先进的智能化公路管理系统,它由分布在中心区各道路路口的电子自动计费门、随车(全国所有车辆)安装的IC付费卡、数据传输与中央控制系统组成。任何进入中心区的车辆在行驶经过该系统时,均会被电子自动计费门通过扫描的方式自动扣除一定费用,其目的在于以有偿使用方式,有效抑制进入中心区的车流,而政府亦获得源源可观的收入,事实证明此举的收效十分显著。

  三、积极推广公共交通。新加坡的公共交通系统体系完整,方式多样,包括大运量地铁系统(MRT)、轻轨系统(LRT)、公共汽车系统、计程车系统,其特点是网络覆盖面广,运行快捷高效。大运量地铁系统建于八十年代后期,由东西向干线与南北向环线组成,系统将主要的新镇与中心区串连成整体,每天运送客流达100万人次以上。轻轨系统是近年开始在偏远新镇建设的与地铁系统相衔接的高架轨道客运系统,它是地铁系统的廉价延伸形式,有效地扩大了地铁系统的服务范围,高效而无噪声污染。公共汽车系统是新加坡公共交通系统中服务范围最广的部分,线路覆盖了全国的每个街区,目前新加坡共有公共汽车线路500余条,公共汽车3000余辆。计程车系统是较高级的公共交通服务方式,方便舒适而收费却并不昂贵。近年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新加坡的主要计程车公司已开始为其计程车安装卫星定位系统,以达到更快的调配速度,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新加坡政府于1996年发布了关于建立世界级陆路交通系统的白皮书,提出了未来十到十五年的建设目标与任务。五年过去了,很多在白皮书中提出的设想已经得到了实施。包括其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在内,新加坡建国以来所取得的经济建设上的成就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究其成功的秘诀,正如新加坡一位前总规划师所说过的,就是认真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然后坚定不移地去实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论文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