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与预测

   2006-04-28 中国路桥网 佚名 5520
研究背景
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东北部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事业中心城市,并将逐步建成东北亚重要国际经贸城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哈尔滨市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产业比重达60%。与此同时人口、车辆规模也不断增长,交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一方面随着城区不断扩大和人口增加,人员出行量也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机动车增长迅速,而城市道路设施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使城市的主要道路在高峰时段拥阻相当严重。据调查,市中心道里区、南岗区的主要干道高峰时段车速不到15公里/小时。尽管近几年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较快,但拥阻的道路运行条件和较低档次的公交服务水平难以使公交再承担更大的出行量。哈尔滨市作为拥有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显然单一的公交服务层次已不能满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
轨道交通具有大容量、快速、便捷、准点和舒适的特点,尤其是规模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更具有作用。据此,哈尔滨市政府希望能尽快开展轨道交通的研究,这就是本项目研究的背景。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为配合哈尔滨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研究过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出行生成、出行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量模拟分配"四步骤"交通规划定量预测方法,在现状居民交通调查基础上,根据土地使用与城市交通的关系,建立一套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应用未来年城市土地使用规划、社会经济发展等一系列资料,进行客流预测分析。通过交通现状调查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符合哈尔滨城市交通特征。
客流预测方法和步骤
包括:预测的地域范围、土地使用资料、交通供应资料、出行生成预测、出行分布预测、方式划分预测、客流分配、客流分析评价,预测地域范围涵盖整个城区,共包括262个交通小区。这种客流预测方法,综合了土地使用与交通的相互影响、交通需求与交通供应的相互平衡,对城市布局与交通设施变化对交通系统带来的影响具有快速反映能力;也是本所与世行、国外专家长期合作,多年形成的技术手段和知识产权。
现状调查分析
1.现状人口、工作岗位调查分析
2.现状交通调查分析
人均出行次数调查分析
居民出行目的调查分析
居民出行结构调查分析
居民出行时耗和时段调查分析
吸引点客流分布调查分析
车辆发展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市内公交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流动人口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鉴于现状居民出行主要以机动化方式为主,自行车方式比重较少,而且有继续减少的趋势,我们这次模型研究在“四步骤”交通预测模型的基本框架下,采用了步行和自行车方式预划分,机动化方式先分布、后划分的具体步骤。

交通需求预测
1. 人口、岗位分布预测
2. 交通发展战略
3. 居民出行率、出行量预测
4. 居民出行方式预测
5. 公交出行总量预测
轨道交通网络方案测试评价
经过各种综合指标比选,方案7总体上要优于方案6,方案7将作为推荐方案,用于轨道交通1号线预可研客流预测的基本轨道线网。远景年全市共规划5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全部线网长度合计143公里。其中轨道交通1号线与其他轨道线路均相交。
轨道交通1号线预可研究客流预测
1.预测前提
轨道交通1号线的预测客流与全市轨道网络的建设情况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与1号线相交的轨道交通线路,存在客流相互换乘的联系。因此各预测期轨道网络可能建成的规划或计划,将是1号线客流预测的前提。
按照预可研线路组提供的资料,轨道交通1号线预可研阶段客流预测的预测年限定为建成年初期2005年、近期2008年、中期2015年和远期2030年。
2.客流预测及交通效益分析
主要客流指标分析
上下客量分析
各换乘站的换乘量分析
从承担的客运量分析
从客运周转量来看分析
从客运速度和总出行时间的影响分析
对地面公交的缓解
票价对客流的影响

结论
轨道交通是哈尔滨市今后交通发展的重点。轨道交通1号线推荐方案的线路走向贯通了铁路客站和市中心区,沿途有大量的居住和工作客源,形成了合理的客运走廊。几乎与所有的其他轨道线路相交形成综合换乘,使1号线的客流吸引范围扩大到全市,其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客流预测结果也充分佐证了这一点。本工程充分利用了既有的7381工程,投资少,易施工,见效快,是近期改善市区地面交通环境的有效途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论文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