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介绍

   2006-04-29 中国路桥网 佚名 5560

大连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介绍

1、大连市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
1.1 背景
  大连市是我国规划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较早的城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各大城市的客运交通普遍的出现了“路阻严重、行车难、乘车难”的问题,城市客运交通己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需要。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大连市结合城市有轨电车线路改造,开始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研究。九十年代结合国家“七五”攻关项目研究,完成了中心区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方案,规划轨道交通干线5条,总长度82.4公里。“八五”、“九五”期间,大连市结合城市发展的需要,与国内外合作,系统的开展了城市交通调查和综合规划,组织开展了财经大学至港湾广场、王家电至湾家村、解放广场至中华广场、老虎滩至青泥洼桥轨道交通线路的前期规划研究。
  1998年大连市政府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作为实现21世纪大连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列入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头号工程。1999年完成的《大连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方案》,规划大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5条,路网全长123公里,通过建设部评审。其中,大连市轨道交通试验线路工程建设项目,大连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相继付诸实施。
1.2 思路
  大连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的基本思路:依据大连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发展目标,城市用地、人口分部的变化和交通需求与发展,调整和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路网总体构架。近期改造升级市中心区有轨电车线路,在此基础上发展中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中心区与北市区及新市区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远期根据城市的经济能力,建设高标准,快速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期在十五至二十年内,初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有机结合的,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
1.3 规划
  1999年编制的大连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在轨道交通网络构架研究中充分重视和利用前期成果,总体规划大连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全长123公里,线网密度为0.43公里/平方公里,覆盖了22.76%的路段。其中:
  一号线由凌水至泉水,全长19.2公里。是大连南北方向主干线,路经黑石礁、中山路西段、西安路、华北路、刘家桥、促进路、甘周路、山东路。支线刘家桥至机场,长5.4公里。
  二号线是经过市中心区域的环线,全长24公里。北环线由寺儿沟沿长江路西行至兴工街,长8公里,是己有近百年历史的有轨电车线,改造后作为风景旅游线,保留有轨电车特点。远期过西安路,跨黄河路至富国街,将星海湾、森林动物园、棒棰岛景区联接至北线寺儿沟,南环线长16公里。
  三号线由大连火车站至金石滩,全长49.15公里。沿线经泉水小区进入由开发区、高科技园区和金石滩旅游渡假区组成的新市区。全线设14座车站,其中地面站6座,高架站8座。为大连南北快速客运交通干线。
  四号线由老虎滩经解放路至青泥洼桥,全长工7.5公里,沿线为人口和建筑物密集地区及老虎滩旅游风景区。
  五号线由湾家村至东海公园,全长16.63公里,是城市轨道交通东西方向的主干线。沿线经过马栏广场、解放广场、奥林匹克广场、人民广场、中山广场、港湾广场,把大连东西部连接起来。

1.4基本原则
1、4、1 充分考虑国情、市情,尽可能采用成熟技术,并以作为公共交通工具正式运营的轨道交通系统。
1、4、2 尽量采用国产化设备以减少建设投资。
1、4、3 结合大连市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结构特点、城市交通现状及城市整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完善城市公交客运系统。
1、4、4尽可能采用统一的轨道交通形式。
2、大连市城市轨道交通试验线路工程
2.1 线路概况
  为加快大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政府做出城市轨道交通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分段开通地决策,并首先启动大连城市轨道交通试验线路,即大连市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工程。
大连市轨道交通试验线路由沙河口火车站至海事大学,全长12.6公里,路经西安路商业区、中山路西段、滨海旅游、会展中心区。其中有轨电车线路改造7.1公里,延伸新建线路5.7公里,混行路段2.15公里,基本隔离路段10.45公里。西安路结构以地面为主,整体混凝土道床,混行路段采用t62槽型轨,沥青混凝土覆盖,专用道采用50kg/m无缝长轨。全线架设4座轨道高桥,总长1.92公里,专用道平交路口采用红外线控制信号,钢轨采用无缝焊接;道岔由驾驶员在车上无线摇控;供电缆地下铺设;接触网柱采用圆锥型热镀锌钢柱;专用道采用中心架设,混行路两侧架设,接触网采用弹性悬挂和液气补偿器。西安路最小曲线半径19米,最大纵坡60%,最小坡段长10米,全线拟设站点12座,平均站距927米。试验线路近期高峰小时最高段面流量为1万人次,配车30辆,行车间隔为2.5分钟。远期高峰小时最高段面流量为1.5万人次。
  试验线路自1999年10月15日开工,2000年10月竣工。工程总投资概算29377万元。其中,7.1公里改造线路每公里综合造价1885万元,延伸新建线5.7公里,每公里综合造价2806万元。
2.2 车辆
  大连市轨道交通试验线路车辆造型为7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车辆由大连市公共电车公司电车工厂与大连机车研究所承担样车的研制与开发,国内28家科研院校参与合作。1999年6月《DL6W型现代有轨电车技术方案》通过评审。2000年6月样车上线调试。2002年12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
2.2.1 主要技术参数
车辆型式:双向驾驶,6轴,3车体,铰接钢结构电动车组;
车辆外形尺寸:长25.2m,宽2.6m,高3.37 m;
地板高度:70%低地板高度0.4m,高地板车 0.85m;
额定载客量:242人,坐60人,站6人/m2;
最高运行速度:70km/h;
起动加速度: 0.85m/s2;
制动减速度: 1.0m/s2;
车身自重: 36t;
运行最小曲线半径:19m;
运行最大坡度:60%;
受电方式:架空接触网;
电压制式:直流600v;

2.2.2 主要性能
  可以15km/n速度,通过19m弯道。车辆采用了关节式铰接结构和液压减振器技术,解决了车辆通过小半径曲线和车体过度侧滚的技术问题。70%低地板方便乘降及老弱病残代步轮椅、童车等有接上下车。
  车型采用前角立柱弧型后倾曲面头部造型,美观大方,流畅视觉效果好,内装饰借鉴飞机客舱装饰技术,固定安装实现了紧固件无处露。
  动力转向架采用单行传动,主牵引电机与车轴平行,通过齿型联轴器、车轴齿轮箱驱动轮对,转向架设摇枕,以适应小半径曲线通过。非动力转向架采独立轮结构,降低地板高度,各车轮不再同步转动,改善车辆通过曲线能力,减少车辆运行冲击力。
  制动控制采用电制动不足,空气制动自动补偿的控制方式,制动机为指令式制动系统,防止车轮因制动而产生滑行。
  车体采用模块化组合结构,便于批量生产,可构成多铰接型车组,进一步扩大低地板区域面积。
  车辆由微处理器对牵引逆变器实施控制,彩色液晶显示屏形象,直观地面驾驶员提供车辆运行参数,并可向检修人员提供故障和检修信息。
2.2.3造价
  DL6W型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是目前我国自行研制首台低地板车辆,样车2000年6月上线调试,空载试运行1700公里,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通过了建设部科技司和城建司组织国家级新产品鉴定后,投入批量生产。
  大连市现代有轨电车造价400万元,为国外产品造价的1/4。技术性能达到国外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国产化率90%。
2.3 运营情况
  大连市城市轨道交通DL6W型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将投入运营后,由于车辆技术性能的提高,主要道口建设立交桥或信号控制,旅行速度由原每小时14公里提高到每小时25公里左右,其安全性,舒适性,运送能力,运营质量大大提高,运营景观明显改善,已成为大连城市客运一道新的亮丽的风景线。
3、有轨电车改扩建工程
  大连市有轨电车线路改扩建工程由沙河口火车站至东海公园,全长11.64公里。其中:沙河口火车站至寺儿沟8.766公里为原有轨电车线路改造升级路段,寺儿沟至东海公园2.874公里为新建路段。工程包括改造一座占地1.5万平方米的停车场,新建变电所1座,异地建设变电所2座,原地重建变电所1座。改扩建工程投资概算22790万元。2003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工期2年。
  有轨电车线路改造升级后作为城市景观旅游线,保留有轨电车特点。运营车辆将采用大连电车工厂新研制的仿世界古典有轨电车内外装饰,技术性能先进的新型有轨电车。2005年新研制的仿古典有轨电车将上线试运行。
4、大连市城市快轨交通工程
4.1 建设意义
  大连城市快轨交通是大连市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它的建设对《建设“大大连”规划纲要》提出的城市“西扩北进”起到先导作用,对扩展城市发展空间,扩大城市经营总体规模,提升城市综合功能,营造更好的城市环境起到支撑的促进作用。
   城市快轨交通投入运营,标志着大连市城市客运交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它将大连市中心区与新市区、先导区紧密相连,将进一步推动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金石滩国家旅游渡假区、大窑湾港区等先导区的经济建设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建设“大大连”规划纲要》的实施,大连城市快轨交通将成为连接新老城区的主要干线,对大连市“西扩北进”工业园区北移具有重要意义,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全面提升。
4.2线路概况
  大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是大连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中的三号线。线路参照地铁建设规范,按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要求,由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进行总承包设计。线路起点位于大连火车站,终点至金石滩金石广场。线路全长49.15公里。全线设14座车站,其中地面站6座,高架站8座。
  该项目一期工程,由香炉礁至金石滩,全长46.658公里,桥梁20座,总长13.89公里。途径泉水小区、开发区、保税区、双D港。全线设10座车站,其中高架站6座,地面站4座,平均站距5.18公里。着眼未来发展预留3座车站。全线设车辆段一处。
  快轨交通全线铺设无缝钢轨,采用变电所微机综合保护和远程监控技术,设有调度集中及列车超速防护、有线和无线列车调度、闭路电视监控、统一标准时钟等现代化行车调度系统,并率先在国内采用与公交一卡通兼容的自动售检票系统。
  大连城市快轨交通一期工程由香炉礁至金石滩,全长46.658公里,工程投资18.6亿元。于2000年9月开工建设,2002年10月1日试通车,11月8日载客试运营,2003年5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
  二期工程由香炉礁至火车站全长2.38公里,投资概算4.8亿元(含一期工程14处平交道口改立交封闭工程1.3亿元,车辆10列2.2亿元),2003年7月开工建设,2004年年底建成通车。
4.3车辆
快轨列车由大连机车厂研制生产。
4.3.1 主要技术参数
车辆形式:两动两拖编组;
车辆外形尺寸:长19.52米,宽2.8米,高3.8米;
额定载客量:定员:800人/列(6人/平方米),坐席176人;
最高运行速度:100km/h;
起动加速度: 不小于0.83m/s2;
制动减速度:不小于1.0m/s2;
车辆自重:列车总重153.4t,动车40.5t,拖车36.2t;
运行最小曲线半径:400m;
运行最大坡度:2.5%;
受电方式:架空接触网;
电压制式1500伏直流:
4.3.2 快轨车性能与特点
  大连城市快轨车辆采用标准B型车辆型式。车辆外观具有现代化的时代感,采用鼓形车体,前部造型为流线形。
  牵引系统采用日本东芝VVVF交流牵引传动,制动系统采用德国克诺尔模拟式电空制动系统。两系统配合作用良好、性能稳定。车顶设置顶置式单元空调机组,为客室创造了环境舒适的乘坐条件。
  全车采用电动塞拉门,特有的零速保护功能,确保乘客的乘车安全。
列车设有自动监视系统TMS,司机可以随时掌握车辆各系统的实时运行和故障情况;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P,可以保障车辆的安全正点运行;列车自动广播信息系统具有自动报站、广播、司机与乘客的对讲等功能。
  列车具有风压低、断钩、坡道停车等多种保护功能;列车在失去部分动力时仍可正常行驶到终点站,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营。
  列车密封性能好,噪音小,无污染,运行速度快,乘坐舒适。

4.4运营情况
  2003年5月1日,大连城市快轨交通一期工程,香炉礁至金石滩46.658公里投入正式运营。日配运营车辆8列,始发车6时30分,末班车18时30分,行车间隔20分钟。日均车次75个,日均运营里程3563公里,日均载客量1.6万人次,日均运营收入5.6万元。
  票制采用分段计价方式,即1元起价,全程6元。
  大连现代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服务第一”的经营理念,努力为每一位乘客创造安全、快捷、舒适、整洁的乘车环境。目前,城市快轨交通已实现连续安全运营356天,安全行车123万公里 ,安全载客645万人次。并先后接待了国务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吴仪,政协副主席陈锦华,越南副总理等国内外领导人及国内外政府代表团、考察团等96批次,均对大连城市轨道交通的优质服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城市快轨交通为大连市的形象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论文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