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轨北京——中国城市环境变化的缩影

   2006-04-29 中国路桥网 佚名 5350
轻轨北京——中国城市环境变化的缩影 自1980年代以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已经与全球几十余所著名大学的建筑院系建立了广泛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包括教师互访与讲学、合作课题研究和成果出版、以及联合教学等等。在各种模式的国际合作中,仅我院师生参加的研究生联合设计教学(Joint Design Studio)一项,与我院合作过的院校就包括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德国汉堡艺术学院、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多特蒙德大学;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建筑学院、巴列维建筑学院、巴黎马莱盖建筑学院;意大利米兰工业大学、那波利建筑学院、威尼斯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挪威特洛汉姆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技术大学;韩国汉阳大学、韩国明知大学建筑学院等。其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美国MIT建筑与规划学院的研究生联合教学,自1985年以来已经举办了9届,延续了20年,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中外国际合作教学案例之一。本次介绍的是2004年清华-MIT研究生联合设计教学“Beijing Studio”的成果。 2004年夏,中国清华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27名学生、6位教师合作完成了北京轻轨五道口站-知春路站两侧地段的城市设计研究。自1985年以来,中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城市与建筑学院每两年联合进行一次北京城市设计课题研究。至今,已经探索了北京市的许多重要城市设计问题。今年的课题尤其令人关注:首先,由于北京城市的快速发展呼唤新的城市设计模式;其次,为了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政府非常关注向全世界的观众展示良好的北京城市形象,同时提供便捷的交通。 最终,设计团队选择了一个有着地域和全球代表性的地段——海淀区轻轨沿线地区进行研究。海淀区轻轨沿线地段是当代中国许多城市中心区都有的、典型的历史和现代交织发展模式的缩影,对于今天的规划师们极具挑战性。海淀区 历史上,海淀区是颐和园的一部分、有钱人的墓园,今天它紧邻通往清华大学的主要通道——中关村东街。海淀区位于北京市的西北。这一地区的性质并不是简单的由一种机构或者土地利用所决定,而是由多种机构、多样的土地利用、景观、交通系统共同构成。由于这些地区的密度和周边环境的特殊性,每一部分都有着自己的空间定义和清晰的边界。这种城市拼贴产生了一种在性质和体验上非常不同于北京其他地区的特质。 这个区域包括4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海淀走读大学),两个研究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微生物研究院)和许多专业院校。这些院校有着典型的中国空间特征,拥有各自的围墙,以及自成体系的居住、办公、研究中心等。这些围墙环绕的空间使得工作居住其中的人感到远离墙外混杂世界的安全。同时在这些封闭领域之间也有混乱的、无序的空间和地区,这些地区充斥着临时性用房、市场、商业空间,充满活力。空间的争夺是如此地激烈,以至于商人们忽略了他们店铺上面的110kV高压电线,也不顾他们的市场与娱乐空间紧邻轻轨与铁路。空间和领域对北京市市民与外来打工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成为衡量生存与发展的标尺。 课题特别关注的区域包括新建成的轻轨沿线的开敞空间及相关邻近地区(该轻轨连系着北京中心城区和奥林匹克地区)。这是一条有历史的铁路通道,目前地段内有两个轻轨站和一个铁路站。轻轨高出地面,被大型混凝土结构物支撑着,两侧空间与区域严重割裂。这里存在着大量的消极空间。 如何能够使这条交通通道被重新塑造,以加强两侧社区的联系,同时激发其新的用途、活动与体验? 从城市设计角度看,除了历史环境、经济需求或者机遇,还有什么能够使这些不连续的、离散的地带联合起来? 在本课题组看来,新的交通线能够提供一种机制,为当地居民提供许多新的活动模式、新的空间肌理和新的城市体验。过程 为解决面临的问题,课题组分成5个研究小组,每个小组都由清华大学和MIT的来自各种专业的学生组成。整个过程共分为4个阶段:1)地段分析;2)战略目标;3)从断面角度研究,发展形式;4)综合设计。通过交流每个阶段的信息,各个研究小组都能够在集体智慧的帮助下推进各自的方案。第一个阶段,主要任务是现状调研,调查这一地区的历史、居民的故事、环境、交通、土地利用,对当地的商人、居民进行广泛的采访与交流。第二阶段要求各组对整个区域进行战略性的考虑。该阶段要求每个工作小组从战略层面思考整个地区:它将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同时发展所有的关于这一地区的发展将如何受到更大范围的目标的影响的说明性计划,第三阶段,是“剖面形式”阶段,通过设计剖面,研究如何使基层组织系统能够与不同的土地利用和景观相结合,同时探索适合学生战略目标的建筑与城市空间形式。最后一个阶段,设计综合阶段,要求学生们整合4周以来所有的构思、分析和想法,形成提供给公众进行讨论的完整的设计成果。 最终展示在这里的设计成果,思路开阔、充满激情、复杂精致。他们关注全球关注的热点,“绿色生态化”环境、“织补”城市肌理,同时又敏感于当地的文化,这使得这些方案成为具有独特的地段特色的新的城市空间范式,在这些范式中,基础设施、景观、建筑与空间被有机结合,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这次研究证实了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是如此的复杂(如海淀区),矛盾与冲突并存(高速发展/传统文化、封闭的内部空间/开敞空间、永久性空间/过渡性空间、基础设施/大地景观),通过基础设施及其周边地区的变革,可以形成新的城市形态。尽管在这里展示的成果是针对北京的,但是探讨的结论和解决方案可以为世界上的许多城市和地区提供参考。这是我们未来必须面对的设计前沿问题。(周宇 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论文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