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铁1号线穿越百年故居施工技术

   2006-04-29 中国路桥网 佚名 6270

天津地铁1号线盾构穿越百年故居施工技术

  摘 要 天津地铁1号线(新建段)首次采用盾构法进行施工,在下瓦房~小白楼区间隧道(左、右线)施工中,盾构机要穿越具有百年历史的王仲山故居建筑物,施工难度高。文章就盾构穿越建筑物时采取的技术措施加以叙述,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证明所采用的技术措施是切实有效的,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关键词 天津地铁 盾构隧道 王仲山故居 施工技术 监测

  1 概述
  天津地铁1号线工程小白楼~下瓦房区间隧道,地处天津市中心区域,沿线经过小白楼商业区、河西区的商业中心以及天津市主要的办公区,其中重要的建筑物有王仲山故居。
  王仲山故居位于南京路与浦口道交界处(河西区重要的商业中心南京路21号),已有百余年历史,是天津市政府颁布的重点建筑物保护单位。该建筑物为砖木结构的3层楼房(带地下室和顶子间),一层为半地下,具有德国传统风格。区间隧道的左、右线从王仲山故居及其周边建筑物下部穿过(见图1)。盾构轴线在此处由R350 m的曲线段变为直线段。

  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双线隧道全长2087.699 m;隧道外径为6.2 m,内径为5.5 m;隧道管片设计强度为C50,宽1 m,整环管片分为1块F封顶块、2块L邻接块、3块标准块,采取通缝拼装形式,纵、环向均采用M30弯螺栓连接;管片接缝防水采用弹性密封垫(三元乙丙橡胶和遇水膨胀橡胶)。

  2 地质概貌
  该区间隧道区域的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系统人工填土层(人工堆积Qml)、第Ⅰ陆相层(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43al)、第Ⅰ海相层(浅海相沉积层Q42m)、第Ⅱ陆相层(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41al)、第四系上更新统第Ⅲ陆相层(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3cal)、第Ⅱ海相层(滨海~潮汐带相沉积层Q3dmc)及第Ⅳ陆相层(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3cal)。盾构主要穿越④、④3、⑤、⑥和⑥4等土层,土层的性能指标见表1。


  3 盾构机穿越王仲山故居技术措施
  3.1 理论地表变形计算
  盾构穿越王仲山故居前,根据派克(Peck)的地层损失概念进行理论计算。假定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是在不排水情况下产生的,那么,所有的沉降槽的体积应等于地层损失的体积;假定地层损失在隧道长度上是均匀分布的,那么,地面沉降的横向分布呈正态分布曲线。采用地面沉降量的横向分布公式估算,王仲山旧居的最大沉降量为-2.2 cm,2个角部沉降分别为-2.1 cm和-0.3 cm。
  3.2 利用《专家系统》进行预测
  《专家系统》即《盾构法隧道施工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软件。
  将土层的性能指标 、盾构施工掘进参数等输入系统,运用静态预测,对其沉降量和土体扰动等情况进行分析,并显示数值,指导施工。预测盾构在穿越过程中,正常施工情况下,盾构切口土压应控制在0.216 MPa,地面最大变形量为-9.974 mm,最大隆起量为+8.015 mm。
  3.3 右线隧道施工技术措施
  ⑴ 在盾构穿越王仲山故居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切口平衡压力,减少波动;推进速度为1~2 m/min,均衡、匀速施工,以减少盾构推进变化对土体的扰动;出土量为31 m3/环。
  ⑵ 此段隧道轴线恰好由R350 m的曲线段变为直线段,所以事先应调整好盾构的姿态,严格控制盾构纠偏量,控制和掌握盾构单次纠偏的幅度,以减少纠偏对周围土体扰动造成的影响。
  ⑶ 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取建筑空隙的180%~250%,即3.4~4.7 m3)和浆液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土体变形。同步注浆浆液的配比,在原有浆液中加入适量的水泥,以提高浆液的后期强度,稠度控制在9~11,且保证不会堵塞注浆管。具体配比见表2。


  ⑷ 壁后补压浆
  在盾构推进同步注浆后,为进一步加强土体后期强度和空隙填充密实度,根据地面监测变形情况,进行壁后补压浆,浆液为双液浆,壁后注浆压力一般控制在0.2~0.5 MPa,注浆量一般控制在0.2~2 m3。浆液配比及浆液性能见表3、表4。


  3.4 左线隧道施工技术措施
  在总结右线隧道的施工经验后,对补压浆作了一些改进。
  ⑴ 调整同步注浆浆液的配比,见表5。
  ⑵ 把壁后补压浆改为盾构推进同步二次补充注浆。


  4 施工监测
  4.1 监测方法
   ⑴ 连通管自动监测
连通管监测是一种高科技的仪器,具有连续性和时效性,监测精度较高。
  ⑵ 普通水准监测
  4.2 测点布置
  普通水准测量,是在建筑物外部布设监测点,共布置16个;王仲山故居内的地下室选用连通管监测设备,在左、右线隧道盾构穿越时,分别按不同位置布设6个监测探头及水准点(以便进行水准的联测与校核),每15 min采集1次监测数据,精度为0.1 mm。左、右线隧道盾构穿越王仲山故居时的测点布置见图1、图2。

  4.3 监测结果
  用连通管监测左、右线隧道盾构穿越王仲山故居时的沉降曲线见图3、图4。

   图5、图6是左、右线隧道盾构穿越后建筑物累积沉降曲线图;图7、图8为左、右线隧道盾构穿越后地面纵向累积沉降曲线图。

  4.4 结果分析
  沉降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见表6。


  ⑴ 从表5数据可以看出:实际测量值比理论值小,证明施工中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果的,如控制同步注浆和出土量可以防止土体损失,可以减小房屋及地面沉降;控制土压、推进速度和减小纠偏量,可以减小施工对土体的扰动,从而减小后期沉降。
  ⑵ 专家系统预测值比Peck理论计算值更接近实际测量值,说明专家系统是在总结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的特殊情况,给予的提示和理论指导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⑶ 左线沉降情况比右线好(沉降总体较小,不均匀沉降程度较好),证明在左线施工时的改进措施是合适、可取的,即在左线施工过程中,将原用惰性浆液调整为缓凝浆液,浆液的初凝时间缩短,减小了施工时的初期沉降;浆液的强度也有一定的提高,使得房屋后期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大大减小;在左线施工时,根据监测报表,把二次补压浆改为预先二次注浆,这样避免了等地表发生变化后再补压浆,从而减小了地表起伏扰动。

  5.结论
  王仲山故居为老式砖木结构,基础薄弱,为保护这百年故居,在左、右线隧道盾构施工前,采纳了专家系统的指导意见,对施工参数进行预定;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平衡压力、推进速度及盾构纠偏量,减小盾构施工对土体的扰动,从而减小后期沉降;在同步注浆时,采用缓凝浆液,采用与盾构推进同步二次补充注浆的方式。
  右线隧道施工后,测得房屋最大沉降量为-9.2 mm,不均匀沉降仅为0.54‰,连通管测量房屋变化为-1.8~-7.1 mm;左线隧道施工进行一定调整后,测得房屋最大沉降量为-8.4 mm,不均匀沉降为0.32‰,连通管测量房屋变化为+1.2~-3 mm。
  盾构2次穿越王仲山故居,建筑物的沉降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由此足以说明,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借鉴。

转载自:隧道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论文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