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1号线延伸至太仓的必要性可能性

   2006-09-19 中国路桥网 佚名 6830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延伸至江苏太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摘 要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西北端终点城北站距太仓市陆渡镇仅6.5km。11号线若延伸至太仓,将有力推动该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并使太仓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配角,成为上海的卫星城和世博圈成员之一;也可满足上海打造人文轨道交通的需要,增强上海的辐射、服务功能,推动长三角联动发展。目前,太仓已具有全方位接轨上海的坚实基础。延伸6.5km线路,即可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经济效益,可谓事半功倍。建议将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延伸至江苏太仓。关键词 太仓,市域轨道交通,地区轨道交通,交通规划 以2005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环渤海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为标志,倍受世人瞩目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三个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拉开了序幕。长三角地区规划了以上海为中心,沪宁、沪杭为两翼,覆盖区域内主要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主构架,并确定了以区域内城际旅客为服务对象、中短途为主的公交化客运专线这一功能定位。作为该地区中心城市的上海,其规划目标是建设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网络化轨道交通系统,并规划了17条线路。其中规划中的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市域快速线R3)由芦潮港至嘉定城北站和安亭汽车城,引起了作为最近邻的太仓的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历史上,上海的公交沪浏线将终点站设在太仓浏河,开创了跨行政区域运营公交的先河,且至今还在运行;如今,如将11号线再延伸至太仓,把太仓作为上海市轨道交通向外辐射并和苏锡常都市圈连结的一个节点,这对于增强上海的辐射、服务功能,推动长三角联动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1 太仓的概况和优势1.1太仓市概况 太仓市位于江苏省东南边缘长江口岸,地处长江入海口,东与上海崇明县隔江相望,南临上海,西连昆山,北接常熟;全市总面积为822.9km2,其中陆地面积为649km2,长江水域面积为173.9km2。 太仓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相传因春秋时吴王及春申君等在此设立粮仓而得名,又因明代成为我国的重要港口和商埠而号称“六国码头”。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均在这里起锚,远航亚非30余国,写下了我国对外通商和世界航海史上的光辉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太仓已成为当代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十强县之一。2004年,太仓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248.3亿元,同比增长18.2%,人均达54815元;财政收入31.16亿元,同比增长46.9%,人均达701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36元。2005年,太仓被江苏省列为争取率先实现小康的县市之一,在“十一五”期间,将向高水平小康的目标迈进。 太仓的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全市户籍人口45.5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9万人,另有外来人口20万人。太仓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市”的称号,并正在为实践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提出的“把太仓建设成为国家级的港口工业城市和离上海最近的滨江卫星城市”而努力。1.2 太仓的优势1.2.1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沿江、沿沪是太仓独特的区位优势。太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得益于它的区位优势;而区位优势也在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大的发挥和完善。太仓处于长三角都市区的核心层,其一区三镇和上海接壤,最易发挥“邻里效应”,是接受上海辐射和带动的唯一沿江、沿沪优势叠加的一个节点。连德国人都知道“太仓是中国上海边上一座美丽的城市”。太仓市区距上海虹桥机场约40km,离浦东开发区、上海市区和上海港均为50km,位于上海市大都市圈“1小时交通圈”的范围内。太仓交通四通八达,是沟通南北、连结整个长三角的重要枢纽城市。特别是太仓港,是太仓区位优势的一个集中表现,它已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组合港之一,这是其它城市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所在。1.2.2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 太仓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江堤固若金汤,历来旱涝保收,农业资源丰富,早有“小壮蟹”之美称。太仓地多人少,土地资源雄厚,在当前其它沿海发达地区因过度开发而造成土地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太仓还有人均土地1.27亩(2004年全国人均拥有土地1.41亩),这一比较优势,正是与土地资源十分珍贵的大上海优势互补的活力和潜力所在。今后,长三角地区的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可以将车辆段、停车场等占地较多的设施布设在太仓境内。1.2.3 积淀厚重的人文优势 太仓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从古到今孕育了一批批文人墨客及科学家,可以说人文荟萃,蜚声海内外。特别是郑和下西洋留下的众多历史遗存不仅使太仓闻名遐迩,更可贵的是,太仓将此作为城市精神的灵魂和旗帜,努力让郑和品牌成为太仓走向世界的名片,把它融合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成为鼓舞太仓人团结奋进、鞭策前行的不竭动力。1.2.4和谐协调的环境优势 太仓历来比较富庶,城乡差别较小,人民生活殷实,受教育面广,劳动力素质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大,城市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百姓安居乐业和谐稳定,是投资产业、享受生活的理想之地。2 11号线延伸至太仓的必要性 长三角经济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且朝着以上海为中心的国际大都市圈方向发展。当前,发展大容量的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已成为上海的一项紧迫任务。太仓抓住机遇提出把太仓作为11号线延伸站的建议,不仅是主观愿望,而且有其客观依据。 长期以来,由于太仓紧靠上海,紧密融通,太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很多得益于上海的辐射和带动。从20世纪60、70年代完成近代工业的原始积累,到80年代确立工业的主导地位,再到90年代实现开放型经济的腾飞,都离不开上海的支持和帮助。太仓这几年的基础设施、城市化发展和大交通建设都围绕面向上海、接轨上海和融入上海展开。“不在上海,就在上海”的理念不仅是太仓人的美好愿望,而且正在一步步走进现实。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从嘉定城北站延伸至太仓沿沪最近的陆渡,看似一个“点”的短距离接轨,实际上是上海轨道交通辐射至长三角整个“面”的重大突破。从芦潮港到太仓港,天时、地利、人和都催生太仓与上海真正“接轨”。跨越行政区划,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2.1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太仓可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配角 地区轨道交通网的建设,顺应了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潮流,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且正在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龙头作用更加明显。据有关资料表明,一个中心城市的壮大不是以个体绝对规模的实力增长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与周边城市的一体化发展来取得。按新的区域经济理论,若将运输成本纳入经济分析,那轨道交通的低运营成本将大大提高时效性和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 长三角经济发展接受上海的辐射和带动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长三角各城市间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长三角轨道交通网的建设可为区域经济整合奠定良好的基础。太仓作为长三角与上海接轨的桥头堡和南北交通枢纽,目前主要靠两条高速公路、两条一级公路沟通,每天约有5万辆客货车的流量,其中一半是客车流。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太仓把当好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配角作为自身的定位目标,承接上海部分产业特别是大进大出产业向太仓梯度转移。如果加快沪太之间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仅对太仓发展有直接影响,而且能促进苏锡常以及苏北地区与上海经济的融合与配套。2.2建设上海大都市圈,太仓可成为上海的卫星城 区域性快速轨道交通网的建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而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告诉我们,每崛起一个国际大都市,必定会带动周边众多中小城市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联系紧密、互相融通、共同繁荣的城市群。上海要建成国际大都市,必须以扩大城市范围和规模人口为支撑,以都市群周边同上海之间的“大通勤圈”为纽带,实现中心城市功能疏解和空间组合,这样既避免由于扩大人口带来的“城市病”,又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及停车压力。 太仓作为最靠近上海的城市之一,可大胆设想建成为上海新一轮的卫星城市和上海的后花园。太仓与上海的“边境线”长20km,另有长江黄金岸线35km。在城市化规划的战略上,可打破地域观念,把太仓822km2作为整个城市来规划;在规划理念上,学习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把太仓建成最适合人居、创业、发展的生态城市;在基础设施上,加强同上海接壤地区,特别是同邻近宝山、嘉定工业园区的道路一体化建设,实现无缝对接。轨道交通11号线延伸至太仓则顺应了这一发展的需求。2.3上海举办世博会,太仓可成为其服务成员之一 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据预测参观人数将超过7000万。解决交通问题是成功举办世博会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丰富、投资环境优良的长三角,将成为一个“世博圈”,周边城市将接待大批游客的观光和投资环境考察。在此情况下,客运必须以快速轨道交通为主体,道路公共交通为辅,构筑“网络型”、“枢纽型”的结构。太仓具有沿沪沿江、经济发达、有内河型海港和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如能抓住世博机遇加强以沿沪为重点、以浏河塘为轴线的世博板块建设,包括南郊新城、浏岛渡假村、向东岛休闲区及高档宾馆、会展中心等大配套服务圈,再加上11号线延伸至太仓,那将使太仓成为名符其实的“不在上海、就在上海”的卫星城。2.4 加快港口开发,太仓港已成为上海组合港之一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一体两翼的北翼,太仓有着良好的建港条件。太仓不仅地理位置优越,是江海交汇的天然良港,拥有长江岸线38.8km,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优良深水岸线25km,距吴淞口仅44km;而且港区公路成网,道路交通便捷,沿江高速公路、沪嘉浏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204国道、312国道、锡太一级公路、沪宁铁路都在附近通过,苏昆太高速公路直达港区,规划建设的镇南(镇江———南翔)铁路在太仓设有编组站;区内还有浏河、杨林、七浦三条流域性河流,均与长江航道、京杭大运河相贯通,形成了便捷的水陆交通运输网。 太仓港建成为上海港的配套组合港,可承担广阔的腹地需求。太仓港的石化、集装箱、干散货三个分区以及大小泊位的运营已初具规模,成为接轨上海的主战场,可承接沪上码头的转移;且不仅承运石油、石化、林木、矿石、煤炭、粮食等单一货种的中转,还可与上海港的集装箱运输配合。只有太仓港融入上海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太仓全面融入上海。2.5传承历史文化,太仓可满足上海打造人文轨道交通的需要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要贯穿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延伸至太仓,不仅符合安全环保、快速便捷、节能高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要求,而且蕴涵了人文情结。历史上形成的“沪太路”,不仅越走越宽,而且还会有新的跨越。 沪太两地“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海派文化在太仓积淀深厚,世代往来水乳交融,看上海报纸和电视,听上海新闻,购上海货,那种“不在上海,就在上海”的感觉根深蒂固。如今太仓至上海的上班族、上学族、商务族、探亲访友族与日俱增,给交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盼望轨道交通代替道路交通,拉近城际距离,也更亲近人际距离。3 11号线延伸至太仓的可能性3.1地域接壤的零距离 太仓和上海一步之遥。历史上就设有上海唯一的沪太长途汽车站(上海市内的“沪太路”因而得名)。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城北站距太仓仅6.5km,若延伸至太仓,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不仅快速、便捷、节约,而且能与沪嘉浏、沿江高速公路组合成一体,形成枢纽。3.2上海和长三角规划的对接 我国“十一五”期间是轨道交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以特大城市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轨道交通开始向城际轨道交通领域拓展。江苏省强调“加强南北”,即苏南向苏北辐射,要解决好过江问题;“完善东西”,目标是使异地上班成为可能。苏锡常都市圈轨道交通首期建设以沪宁主轴布置,运行线路大部分位于郊区。上海轨道交通规划网络由17条线组成,其中11号线(嘉定———临港新城)已开始组织实施,从芦潮港至嘉定新城站作分叉,一条向西至安亭汽车城,一条北上至城北路站。太仓以此为契机,已经作出融入上海的初步规划。如果把太仓作为上海轨道交通的延伸站,那么跨越长江、南北沟通,东西接轨、异地上班,将加快成为现实。3.3 太仓具有全方位接轨上海的坚实基础 太仓遵照江苏省委“以工兴港,以港兴市,接轨上海,服务苏南”的要求,全市上下抓住上海申博成功、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和产业转移等给太仓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把接轨上海作为太仓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几年来,沪苏之间通过各种形式加深了相互了解,开展了经济合作,并完成了沿江开发、太仓港功能定位等专题研究,进而推进了全方位接轨工作。针对太仓与上海行政级差大的特点,确定了“上海可以没有太仓,太仓发展不能没有上海”的观点,从上海角度提出太仓发展思路,主动融入上海,并编制了沿沪总体规划;划定紧靠上海的“一区三镇”为沿沪经济带;完成了沿江高速公路、沪嘉浏高速公路、太仓口岸通关建设;并注意到太仓城市规划与上海大都市发展相协调;太仓产业规划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相衔接;太仓基础设施规划包括轨道交通延伸和沿江铁路设想与接轨上海战略相统一;并加快港口物流业发展以及制造业基地建设、现代服务业建设和都市农业建设。要做到以上各条,就必须继续接受上海在人才、科技方面的优势辐射,主动实施全面接轨上海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3.4前期准备工作太仓已开始进行 太仓把上海轨道交通的延伸作为新一轮接轨上海的主要突破口。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双方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认为迟建不如早建,并与上海同步将此项目提上议事日程。目前,太仓已初步进行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即建立了市轨道交通办公室,明确了领导分工和工作班子;与上海对口部门进行了初步接触和调研;向专家、学者进行了咨询,并对上级领导作了汇报;对沿线的土地余留也作了初步安排。4 对11号线延伸段的初步设想和建议 (1)11号线至城北站后继续向北延伸,进入仅一河之隔的太仓境内陆渡镇。城北站至陆渡镇相距仅6.5km。此举可突破行政区域界限,由市域轨道交通转为城际轨道交通,并由此向长三角辐射。 (2)11号线进入太仓后,在紧靠上海的太仓市经济开发区的陆渡站设立一个较大的汽车停车场。太仓市已预留了3500亩土地,设置免费或低收费停车—换乘设施,采用经济手段引导驾车者将小汽车在此停放,换乘轨道交通进入上海市区。同时通过协调管理,合理布置换乘枢纽的公交车、出租车、小汽车及自行车的停车区,使不同交通方式在枢纽处形成连贯的衔接体系,使轨道交通、传统公交、个体交通实现最短时间换乘,达到缓解上海市区交通堵、停车难,减少上海车流量和环境污染的目的。 (3)充分考虑预留规模,适应未来发展,确保线路可持续发展,下一步再将11号线延伸至太仓港(约10km)。至此,可实现芦潮港和太仓港轨道交通连接,太仓真正成为水、陆交通集散地。 (4)建议将太仓延伸站列入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基本网络建设框架规划和北段车站综合开发方案,作为嘉定新城站和城北站以北的第三个站,并参与开发方案的研究。 (5)建议专家在调研勘察基础上,及时提出可行性方案并进行论证;建议规划部门及时作出规划方案上报。参考文献1 李庆鸿.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及其项目筹备.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3):42周翊民,孙章,季令等.构筑“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2):13沙梦麟,张全福.对“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需求的再认识.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5):174 许国平.“长三角”经济区城际铁路线网规划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3):20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论文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