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应急处置分析与对策

   2006-11-28 中国路桥网 佚名 9370
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应急处置分析与对策摘要:该文通过对轨道交通10分钟以上严重晚点事件应急处置中存在问题的统计,找出主要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轨道交通调度员应急处置分析对策 随着轨道交通的超常规发展,运营线路不断开通,运营情况日趋复杂。与此同时,行车间隔越来越短,乘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行车调度员应急处置的难度越来越大。作为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者及主要实施者,行车调度员应急处置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恢复正常运营秩序的快慢以及对乘客不良影响的大小。1 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应急处置简介1.110分钟以上严重晚点事件的应急处置 根据有关资料,对多次10分钟以上严重晚点的应急处置分析发现,应急处置可能存在以下一些问题(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到,应急处置中存在的问题相对集中,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处置盲目、不够合理、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的发生次数较高,是行车调度员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需要重点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1.210分钟以上严重晚点事件的分类 由于突发事件的类型不同,应急处置的方法、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将30次应急处置的突发事件按照事件的类型进行了分类统计(见表2): 由表2可见,车辆故障救援、车辆故障、人车冲突发生次数较多,影响较大,是需要重点研究的事件类型。2应急处置问题分析 找到应急处置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中发生次数较高的主要问题逐一加以研究:2.1处置盲目,不够合理 在应急处置实践中处置盲目,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执行有关规定不到位。有关规定对相关的应急处置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调度员没有按规定执行。分析其原因如下:①应急处置中的前期处置不够及时,丧失了有利时机。如在列车故障救援的相关文件中可能已经规定故障列车、救援列车必须清客且明确了清客时间,不允许带客救援。但在列车故障救援应急处置中,由于救援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没能将故障列车或救援列车扣在车站,而当列车进入区间后已无法再安排清客,只能带客救援;②对规定精神领会不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没有把握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工作重点,这和学习文件的方式方法不合理有关;③调度员有时为了减小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盲目简化关键作业步骤,违反相关技术规定。 2.1.2“等待心理”。突发事件并非都需要应急处置,有时随着客观条件或环境因素的变化,突发事件可能会“自行”消失。如列车发生故障,但被司机及时排除。又如发生人车冲突,后经了解该人只是受伤并未死亡。这些突发事件情况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调度员的处置与否以及处置方法。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使调度员容易心存侥幸,错失处置良机。 2.1.3制定调整方案不合理。突发事件发生后,调度员免不了要对列车运行做出调整,也就免不了要制定调整方案。由于调整受到列车运行轨道和配线的限制,调整方案是有限的。但调度员如果不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类似的运营调整中,类似的错误就会反复出现,调整方案就会制定不合理。 2.1.4经验主义。经验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对今后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宝贵财富。调度员要搞好工作,需要丰富的经验。但如果调度员在处置中经验主义、教条主义,脱离客观情况,把应急处置公式化、模式化,就会缺乏灵活性,就会处置盲目,不够合理。 2.1.5考虑作业环节不周全。调度员在应急处置中往往很难全面考虑,总会遗漏一些工作环节,忽略一些细节问题。这除了说明人员分工不够明确,配合不够默契以外,也可能是调度员心理素质不高,遇事不够沉着冷静。人的心理状态是复杂多变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也并非一朝一夕,但通过一定的训练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改善的。2.2 信息沟通不畅 如果在应急处置中忽视信息沟通的作用,认为信息沟通是浪费时间,对情况还一知半解就匆忙进行处置,就会造成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良好的信息沟通不仅能够在一开始就为应急处置提供正确的方向,而且还能使设备维护单位等相关单位及时了解事情发展的情况,配合协作,共同进行有效处置。信息沟通不畅通常表现为: 2.2.1信息沟通不够及时、准确。原因大致为:①重处理,轻沟通。造成对设备维护单位等相关单位的信息通报不够及时、准确;②缺乏安全意识,该报不报。由于没有意识到存在安全隐患,就不可能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的沟通。因此,要加强对调度员专业知识特别是涉及到行车安全的内容的培训;③受目前使用设备功能的限制,影响了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2.2信息沟通未指定专人负责。由于没有专人负责,信息沟通时有时无,有时重复,有时遗漏,信息容易混乱,且无人跟踪。这实际上也是分工不够明确产生的问题。 2.2.3未指定与现场的联系人。由于现场情况千变万化,很难控制,如果不指定与现场的联系人,很难保证与现场的信息沟通及时、准确。2.3缺乏整体观念 运营是一个整体概念,即便在应急处置中也不例外。调度员应树立运营的整体观念,不能侧重了故障点的处置,忽视了非故障区段的调整;侧重了自己的处置安排,忽视了与设备维护单位等相关单位的信息沟通。当然,这与应急处置时的心理容易紧张、心理素质有待提高也是密不可分的。2.4 决策不够果断 任何运营调整的成功都离不开果断的决策。而等待心理、经验主义使应急处置的效果和成功率大大降低。2.5 缺乏对事件影响的预判力 应急处置需要依据现场情况及事件性质对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把握,这就需要调度员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如果调度员没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无法对事件影响进行正确预判,会使后续的调整、补救措施跟不上,使工作陷于被动。2.6 分工不够明确 在线路开通运营初期,人员少、设备新、运营情况相对简单,人员分工对应急处置影响不大。但随着调度员的不断增加,设备逐渐老化,运营情况日趋复杂,如何明确分工、优化分工就成为应急处置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光是有分工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演练,优化和完善分工,指导调度员根据个人特点不断磨合,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到应急处置的实践操作中去,才能见实效。演练特别是较大规模的演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也是检验分工合理性、发现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缺少必要的评估、激励机制,调度员包括其他参演人员往往不清楚演练的目的,思想上也不够重视,抱着“做完了事”的态度参加演练,起不到演练的效果。2.7 作业不够规范 规范作业是行车安全、应急处置有效的有力保障。如果调度员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应急处置中不规范的现象就会时有发生。作业不够规范的原因大致为:①没有及时学习新的规章制度;②随意,口头语,没有使用专业用语。3 建议与对策3.1 增强服务意识,做好前期处置 行动是思想的反映。调度员应增强服务乘客、服务社会的意识,个人利益服从乘客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在应急处置中做好前期处置,掌握主动权。3.2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演练效果 ①改变业务学习模式。改变个人学习为主、死记硬背为主的业务学习模式。通过邀请技术领导、规章制度制定者开办讲座、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及时组织调度员学习技术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增强学习效果。 ②健全演练评估体系。通过对演练全面、认真地评估,找出问题,优化和完善班组分工,指导调度员根据个人特点不断磨合,增加班组合力。 ③建立演练激励机制。将演练结果纳入考核体系,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以提高调度员及相关作业人员的积极性。通过量变转化为质变,提高调度员整体心理素质,提高演练效果。3.3 培养整体观念,熟悉作业流程 运营是一个整体概念。通过组织调度员下现场、听讲座,了解相关单位、部门的作业流程,树立故障点处置与非故障区段调整并重、自己的处置安排与和设备维护单位的信息沟通一并考虑的整体观念。3.4 注重细节问题,养成良好作风 细节决定成败。调度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严谨、决策果断的作风。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应急处置中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尽善尽美。3.5 重视岗位培训,提供人才保障 朱熹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重视行车调度员的选拔和培养,才能培养出更多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调度员。为从根本上提高调度员应急处置能力提供人才的保障。4 结语 行车调度员在应急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是孤立的,产生的原因也错综复杂。因此,调度员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但只要调整好心态,加强业务学习、演练,思想重视,方法得当,调度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论文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