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信息远程传递的应用【摘要】简要介绍通过INTERNET网络信忽平台来实现远程施工项目的丈件、信息及时双向传送;同时,从经济成本角度分析,通过INTERNET方式可降低施工成本。【关健词】轨连交通 远程项目 施工信息 网络传送1 建筑企业工程施工信息现状 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建筑业也受到其影响。虽然许多建筑企业建立了内部的局域网系统,内部实现了信息共享,但这只限于企业公司总部区域,总部与分公司、项目之间还只能通过传统方式(如电话、传真、信函、E一mail等)进行联络。由于建筑企业固有的特点,建设项目分散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施工地点流动性大,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项目参与人员多,涉及面广,给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都带来很大的难度,建筑企亚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工程项目施工的信息、数据进行及时沟通,对工程项目施工各项管理工作还是滞后性管理。 如何将传统的建筑企业信息流转过程转化到计算机上,以高效的数据流的方式解决建筑企业中信息的发布、流转、处理一直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目前,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建筑企业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信息的格式、流转的方式、处理的过程,各建筑企业管理模式都千差万别,因此,简单的、固定的、公式化的管理软件系统是无法解决这些间题的,更不用说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远程管理,只能另辟蹊径。2 信息流和数据流 根据对若干工程项目体的调查及对其管理方式的研究,我们提出了由信息流向数据流转换的过程实施步骤。建筑企业工程施工项目目前在计算机辅助使用方面已有很大的进步,从工程招投标预算、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安排、建安计划及完成情况、财务管理、人事组织管理、工程施工中重大事情等等都已采用了计算机辅助手段,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形成了各工程施工项目的电子信息文件或报表,这些都是公司信息流的组成部分,它们可通过传真、盘片、E一mail等方式传送到公司总部。但这些信息在计算机内部大多是相互独立的,数据无关联性,只能靠公司总部的管理人员人脑思维后进行关联和二次加工,再形成新的信息流或新的数据流。信息流和数据流的关系见图1。 虽然二次加工后形成新的信息流或新的数据流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对于一个建筑企业能准确、及时地收集到各分散性建筑施工项目第一时间的施工信息已属不易。那么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达到第一时间信息流的传递,这就是应用互联网技术,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互联网为整个建筑业提供了一个统一而快捷的工作平台,各工程施工项目部不需增加大量的软件和硬件投资,只要有接人互联网的电脑,就可以实现相互间的实时通讯.因此这种通讯方式完全可以延伸到项目现场,使各工程施工项目部之间、项目部与公司之间都可以应用互联网进行交流,打破地域和时间限制,使信息流传送更具高效性。3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文件远程传送的应用 我们采用了“我的工程网”INTERNET信息平台,并选用上海“轨道交通四号线”工程中的鲁班路一西藏南路区间盾构、西藏南路地铁车站、蓝村路一浦东南路盾构工程三个项目经理部作为试点项目。 试点期间,信息交流的范围包括: (1)项目部每月的材料报表和即时的材料需求信息 (2)项目部每旬的施工旬报和施工其他信息 (3)项目部每月的产值报表(4)需要施工企业各部们配合解决问题的各类信息 “轨道交通四号线”鲁班路一西藏南路区间盾构、西藏南路地铁车站、蓝村路一浦东南路盾构三个项目工程文件远程传送的应用课题研究和远程文件传送试用正式启动,在实施中组织有关使用人员接受“我的工程网”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为了明确每个使用者管理权限和职责,在每个项目中建立了公司领导、项目经理部、施工管理、设备材料管理、综合管理、宣传管理等六个管理工作组,不同的管理人员分派在不同的管理工作组,有不同的权限。同时确定了远程文件传送的文件分类夹,分别是施工管理、材料管理、宣传管理、综合管理、公共信息和工程图片等文件夹,它们分别应用于上述相关的管理工作组成员进行远程文件传送和权限访问(见图2)。 在研究和试用期间,规定三个项目经理部和有关管理部门要定期、及时和准确传送工程项目建设中相关的文件和信息,虽然试点期间加大了有关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但通过远程文件传送实施,施工企业总部能获取施工现场第一时间的信息,从而形成单个施工项目部分工作的信息流,施工现场发现间题施工企业总部能及时且直观地获悉,通过工程技术上的支持能及时解决问题。 作为施工信息远程传送试点项目之一的鲁班路一西藏南路区间盾构项目部,在运行过程中初尝甜头,例如在进行下行线盾构进洞施工当日上午8: 30时,盾构机靠上西藏南路车站端头北侧,从洞门中心的预凿孔洞已能看到盾构机刀盘尖头。但由于盾构进洞精度影响着进洞施工的成败,现场人员一时很难把握,项目部(已连接ADSL宽带)马上将施工现场的照片、施工现状简要文字说明上传到“我的工程网”,公司总部的总工程师和技术工程师通过传来的现场图片和数据分析,及时提出施工技术建议,也上传到“我的工程网”,项目部在登录到“我的工程网”后马上就能收到公司总部的技术建议,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作调整。经过公司总部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当晚23: 00时,西藏南路车站西端头井下行线最后一块混凝土被吊出洞门,盾构机准确地进洞(见图3)。 鲁班路一西藏南路区间盾构是采用日本新三菱盾构机进行隧道掘进施工,它较以往地铁施工采用的法国FCB盾构机有一定的区别。这时要求项目部应用互联网技术,借助于“我的工程网”平台在INTERNET上进行现时的、全方位的技术交流,从卷扬机的定位、开口滑轮的位置,到盾构机调头力点的布置、盾构机出洞后座的布置等施工技术要点,通过应用互联网及时得到施工单位相关技术部门的指导,项目部结合现场情况对技术方案进行了科学可行的调整。 按过去传统方式,每当一个重大工程遇到重大节点时,施工公司总部要派公司主要工程技术负责人员到施工现场督阵,帮助协调和解决一些突发事件、技术难题等(特别是地下工程突发和不可预知事件较多),而当几个工程同时遇到重大节点工作时,在主要工程技术负责人员安排上就无分身之术,特别是外省市的工程就更难了,因此外省市重大工程的事件信息来源和处理都是滞后的,有时甚至是人为的信息闭塞,以至给建筑企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现在有了高速高效的互联网技术可及时传送多媒体的图象、影像和声音等信息源,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 从另外一个经济成本角度分析,使用传统方式和现代互联网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累积费用很高,工程事件越多成本越高;后者虽一次性投人较高(数码相机、上网费等),但工程事件越多成本反而越低。而在信息流传递速度和处理事件的及时性上,后者远远高出前者。现以外地某项目为例作二者比较(一年5个重大节点工作),如表1。 如果外省市一个工程一年中的重大节点或事件数量还要多,那么就这一项费用一年就可为公司节省相当大成本开支,而在信息流的收集、数据流的生成方面,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信息财富来源。4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试点过程中通过项目积极配合,参与人员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这次远程文件传送的课题研究中,还发现一些问题。 (1)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传统工作模式较根深蒂固,对现代化的工作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 (2)施工管理的一些人员还把工程技术信息当成个人的“私有财产”,不愿意提供重要技术信息(或技术数据)、管理信息,因此所形成的信息流有断层、不完整现象。 (3)建筑企业目前项目信息化管理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相关管理制度去指导和规范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 (4)工程项目施工信息人员的计算机及应用操作水平参差不齐,这也影响实施现代化管理的进程。5 今后的目标 建筑企业的信息化、数据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企业资源不断优化的工程。企业信息化与管理过程密切相对应,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数据库模型不是一陈不便的,它应随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动和优化而相应地不断完善和优化。 进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西欧等一些发达国家,其信息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相当高,而网络技术的水平也代表一个国家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同样,一个企业在远程(互联网)、近程(局域网)的应用水平也代表它在信息化、数据化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一个企业的综合能力,更决定一个企业在资源优化、成本控制上的优劣。 通过远程传送应用,施工企业的领导管理层已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发展对企业提高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建筑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信息化工作应该将简单信息流的量的积累转化为数据流形成、后期数据分析的质的提升。我们要向建立一个集互联网、局域网整合的企业管理及资源优化系统的方向努力,它包含整个施工企业各项管理和资源的信息平台(见图4)。 我们相信,随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同时随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建筑企业定能够建立起自己真正的数据信息平台,以能达到降低和控制施工成本,多创利润的现代化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