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监理人员工资待遇正当时

   2010-10-22 29410

  经过20 多年的发展,我国工程监理行业虽然已经逐步完善,但总体看来,还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差距甚远。2007 年5 月1 日,《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和《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的施行,从法律基础上解决了监理行业收费过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程监理环境。2008 年,国家为应对“金融风暴”,大批工程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激烈的市场竞争出现了高薪哄抢持证监理人员、监理骨干人才无序流动的现象,导致工程监理队伍极不稳定,对工程监理行业形成一个强大的“冲击波”。

  人员无序流动现象的原因

  笔者认为,监理人员无序流动主要是因为工资待遇不平衡造成的。一是新收费标准的实施没有迸发出应有的活力,监理收费与国际接轨差距还是很大,影响了监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各省、市交通主管部门虽然转发了相关文件,但对许多业主来说,它并不是一个具有强制力的执行标准。

  业主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往往根据“收费标准上下浮动20%”的规定,采用就低不就高的原则。二是全国监理企业因地域、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的不同,监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差距较大,导致监理人员的无序流动。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长期下去,工程监理行业将吸引不了高智能人才,留不住技术骨干,监理企业的发展将没有后劲,难有累积,一旦工程建设出现“断层”,后果可想而知。

  笔者曾咨询过多家监理企业的工资待遇,并在建筑论坛中发贴,了解到与工程造价、勘察设计、质量监督等行业相比,监理行业的工资待遇要低得多。据了解,各省现场旁站监理员的工资大体在800 1500 元不等,专业监理工程师(含省专)在1500 3500 元不等,总监或副总监在3500 6000 元不等,而施工企业的一个资料员工资则在2000 3000 元不等,技术负责人则在4000 5000 元不等,项目经理则在8000 10000 元不等。还有一些一线监理人员甚至没有“五险一金”、年终奖金、高温高原补贴、通讯补贴、意外伤害保险,再加上监理工作环境艰苦,工作责任大,承担的风险种类较多,导致监理人员纷纷流向施工、勘察和设计单位。

  当前,我国正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正在制定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和《工资支付条例》等文件。我国工程监理事业也正处在一个“转型”阶段,由工程监理向项目管理迈进,由低资质的监理企业向具有综合资质、有公信力的名牌监理企业迈进,在这个“转型”关口,必须突破监理人员工资待遇偏低的瓶颈。

  解决工资待遇偏低的措施

  目前,“监理企业树品牌、监理人员讲责任”行业新风建设活动已进入组织实施阶段,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

  笔者认为,公路交通建设的成果归根结底要惠及大众的利益,监理市场和监理企业的良性发展也要惠及监理人员的切身利益,乘借着行业新风建设活动的这股“东风”,解决监理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正当时。

  2010 年4 月16 日,在“三年大决战”关口,黑龙江省召开了全省重点工程监理工作会议,针对监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连续下发了五个指导性文件解决实际问题,其中就包括《省公路重点工程监理人员配备及工资参考标准》,文件中对监理员、试验员、专业监理工程师、试验室主任、驻地、总监的工资规定了最低参考标准,这是监理行业的一大进步,彰显了黑龙江省交通主管部门对促进监理市场健康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为其他各省作出了表率,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

  规范工程监理人员的工资待遇,也是为了规范监理人员的执业行为,促进监理市场的良性发展。各省行业主管部门与其多次下发加强建设工程监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通知,不如从根本上采取切实可行的做法彻底解决监理人员工资待遇偏低的问题。笔者建议:

  首先,国家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组织要站在“看得远、看得高、看的准”的角度上,发挥出积极的政策导向作用,考虑出台《公路工程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备和工资待遇标准参考意见》,配合监理行业新风建设活动在全国有序开展,利用2 3 年的时间规范监理人员的工资待作者简介:

  王国太,国家三级秘书(高级),现任山东恒建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工会干事。2009年4月被共青团山东省潍坊市委授予“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曾多次被公司评为“优秀管理岗位标兵”。

  遇。按照《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中的监理机构设置标准,分别对总监办和驻地办两种机构的人员配备和最低工资标准提出参考意见,各省、市交通主管部门在考虑制定实施办法时不能低于这个标准。同时,为了解执行情况,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可考虑每年分赴各省检查调研监理企业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便日后修订。在检查过程中如有发现违背国家行业最低工资标准的监理企业,可考虑采取书面通报批评、诚信降级处分等方式进行处罚。

  其次,工程监理企业一定要营造“爱才、识才、重才、聚才、用才、留才”的人才成长环境,把监理人才的业绩和薪酬挂钩,制定“能力升、业绩升、工资升”的配套制度,调动监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早形成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监理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从而有效促进监理企业的做精、做强。工程监理行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而不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监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行政部门要把提高监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作为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更要给领导当好参谋,在制定各项工资标准或制度时,充分了解监理行业的政策和现状,充分考虑到项目监理结构的选址和所处的野外工作环境,不因“随心所欲”间接造成监理骨干人才的流失。有些项目海拔较高,蚊虫叮咬、饮水困难、饮食不习惯等诸多困难磨练着一线监理人员的意志,监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项目监理机构更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细节上给予员工较多的企业关爱和人文关怀,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发放生活用品、开展户外活动,真正让监理人员消除后顾之忧,全身心融入到监理工作环境中,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论文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