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承包的风险管理

   2011-03-14 29700
核心提示: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家走出去战略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走出国门,参与海外承包工程的竞争。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直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家“走出去”战略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走出国门,参与海外承包工程的竞争。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直接导致各国基础设施投资增幅锐减。一些国家经济环境恶化,政局不稳,出现了政府拖欠工程款的情况,致使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经营风险急剧增加。事实证明,只有充分认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巨大危害性,及时建立和完善项目风险管理机制,将各种可能的风险加以科学、有效管理,趋利避害,才能保证项目成功。

  五大风险

  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发生概率最低,但最具灾难性的风险。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发生政治风险的可能性很大。政治风险分为纯政治风险和政策性风险两种类型。

  纯政治风险是指项目所在国由于政治或者是外交上的原因对工程项目实施征用、没收或者中止等,是传统意义上的政治风险。相对来说,周期长的项目政治风险越大。特别是B O T项目,因为此类项目时间较长,有时要经历东道国的不同政府执政时期,甚至有的国家会发生政变等政局动荡,后续政府有可能不承认上届政府的承诺,致使项目无法再进行下去。导致项目前期投资回收无保证,甚至会迫使投资者低条件提前转让。

  政策性风险是指项目所在国在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税收制度、劳资关系、环境保护和资源主权等方面,由于立法不全或管理不善而发生经常修改的变化。特别是当政权发生更迭或者国家政策发生急剧变化时,新政府往往对前政府所签订的合同不友好执行,更甚至于中止已经生效或者实施的合同,从而形成风险。例如,津巴布韦政府驱散白人农场主,委内瑞拉政府把石油资源收归国有,让外国投资方重新签订合同等,都是政策性风险的具体表现。

  合同风险

  合同条款上的风险,即合同中有关风险分担的内容不明确,或者偏向于业主等,尤其是特殊条款和特殊技术规范里面经常隐藏着业主预加的风险。笔者参与实施的一个公路合同,在投标时,由于时间的关系对招标文件没有认真分析研究,在项目开工后发现,技术规范与清单不符合、图纸与清单不符合、通用条款与特殊条款不配套。项目经理部与业主、监理进行了及时沟通,发现是业主聘请的设计单位粗制滥造的结果。业主、监理了解情况后比较通情达理,通过与项目部协商圆满解决了该问题。尽管该案例不是业主恶意预加的风险,但如果不及时彻底解决,那么风险可想而知。

  业主履约的风险,表现为业主信誉差、不按合同履约、不及时提供场地、刻意拖欠工程款,其中工程所在地政府的干扰尤为突出。

  监理的风险,表现为监理或其驻地代表工作效率低下,对上报的图纸,账单等不能及时批复;在施工中反复变更或乱发指令,对工程的正常进展横加干扰等。国外某项目,监理为德国人,承包商为意大利人,在一条城市环城路的施工中,对承包商的许多合理要求监理总是拖延或者是不同意,而且不给任何理由。尽管业主多方面协调,但一直未能彻底解决问题。一条21公里的公路,历经5年仍然未能完工,给业主及承包商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最后承包商向业主提出索赔,共计13 0 0多万欧元,尽管业主已经支付了500万欧元,但由于剩余的800万一直达不成协议,官司至今仍然没有结束。

  分包的风险。一方面是总承包商对业主指定的分包商不能完全约束而产生风险。还可能在签订分包合同时,没有对分包商做资质和信誉考察,风险抵御和承担能力差,或者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分包商控制力度不够,出现质量和工期问题。

  国内某公司,在非洲某国同时承接了两条公路的施工合同,但由于受公司规模及能力的制约,只能完成一个合同项目。该公司把另外一个合同转包出去,从中收取了8%的管理费。由于没有进行风险分析和研究,加上该公司本身管理上的问题,拒绝给分包队伍提供任何资金和技术支持,拒绝协调该分包队伍与监理、业主的关系,导致工期延误了整整一年,分包队伍亏损约400多万美元,而该承包公司也面临被业主列入黑名单的风险。

  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主要指所在国的经济与金融运行风险,包括项目所在国的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情况——外汇储备、货币自由兑换、外汇汇出、官方银行利率及信贷管理制度;业主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及其信誉;结算汇率变化;国际投资变化与国家偿债能力。

  施工材料市场价格风险。对有价格调整的合同,须准确掌握基准期的市场价格。而对没有价格调整的合同,须准确掌握市场价格的涨跌趋势。

  市场供应风险。项目所在国大部分地区完全是卖方市场,施工材料和机械配件的供应往往控制在很少数的商家手里。

  汇率风险

  金融危机发生后,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其稳定性不仅发生了变化,而且在持续贬值。对于资金密集型工程,由于合同金额大,工期长,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大而使得汇率风险更加突出。

  对工程项目而言,一般来说合同中兑换率是固定的,因此汇率风险主要是当地货币是否能与外币进行自由兑换,或者说可以自由兑换的比例的大小。特别是在一些不发达国家,大都对外汇进行管制,通货膨胀率高,当地货币贬值较快,所以按固定汇率尽可能多地选择自由外汇结算,可弥补由于当地物价上涨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及当地货币贬值而遭受的汇兑损失。国外某项目,从20 08年7月至11月,短短4个月内当地货币兑美元的汇率下跌了17.5%。汇率走低时,以当地货币支付的材料费用一直增加,就燃油一项,在4个月内增加了约合22万美元的额外支出。

  施工环境风险

  施工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项目所在地区的温度、湿度、降雨量、风力、晴雨天数,特别是自然灾害情况,如地震、洪水、风暴及海啸等;项目对社会及人们生活与工作环境污染的限制因素,以及该国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情况。国外某项目,在投标时了解到项目所在地经常发生狂风暴雨等情况,开工后在工程保险合同中专门增加了一条对大风暴雨损害的赔偿条款。在2008年的3月遭遇大风和暴雨袭击后,三个营地的围墙和部分房屋被毁。尽管损失不是很大,赔偿也不是太多,但最后证明项目的防范意识还是非常正确的。

  七大措施

  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对风险进行持续的监视。风险应从三个方面进行监视:

  识别风险是否引发、假设是否转化为风险、识别是否产生新的风险。对于风险的监视,应根据风险分类落实到部门及责任人。

  熟悉当地国情与法律

  对局势动荡、风险较高的地区暂时观望。比如南部苏丹,可以说百废待兴,是任何一个承包商都非常关注的市场。

  然而,笔者通过多年跟踪分析发现,当前尽管一些项目资金已经落实,业主也多次发表招标公告和邀请,但回应者还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抛开2011年的全民公决不说,当前该国社会治安和法制欠缺就不能让人放心,等待观望是比较明智的选择。这是风险的回避。

  吃透招标合同文件

  深刻理解文件内容,吃透业主意图和要求。分析招标人须知,详细审查图纸,复核工程量;分析合同文本,对难以吃透的条款,要深入研究,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咨询专业人士;完善合同,对不利的,承担风险太多的合同要谨慎;在合同谈判中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要求澄清,对不可避免的风险,应有足够的对策,这就是风险预防。国外某公路升级改造项目,从合同看,没有任何问题,但承包商在准备标书时,忽视了材料的来源问题。在开工后发现,公路沿线根本没有石头利用。最后承包商不得不从50公里以外的地方寻找轧石场,平均运距高达80多公里,极大地增加了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尽管承包商提出了索赔,业主也给了部分赔偿,但承包商还是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投标书尽可能充分

  在投标报价时,应对项目相关情况了解透彻,对业主故意设立的风险或比较刁难的业主要尽可能有所准备,特别是现场勘察时对各种资源的供应状况及价格要充分掌握,尽可能合理,对没有价格调整的合同,要预留有一定的价格上涨空间。对有调价的合同,在价格调整指数及参数的选择上,要认真调查研究,掌握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并对周围的国际市场环境进行密切关注,选择有利于合同调整的指数,减轻风险。这是风险自留。笔者在2000年从事过一个项目,在价格调整公式中,设备指数投标时采用了日本指数,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受日元对美元汇率变化,指数一路下滑。承包商本来可以获得10%以上的调价,最后只能得到5.7%。

  选择优秀的分包商

  考察分包商的资质、信誉及履约能力。签订分包合同时,要求每个分包商均须承担其对应的风险责任,调动其参与管理和控制风险的积极性。这是风险分散。

  加强施工控制及索赔管理

  加强施工管理和控制,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等严格要求,认真监督。

  对出现的不可预见因素或索赔线索,及时通知监理和业主,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为索赔做好准备。加强索赔管理,推行索赔制度降低风险,必须做到索赔的及时性和资料的完整性,提高索赔的技巧性。

  做好工程保险

  国际承包工程风险较高,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投入大、工期长,易受不可预见的外来因素,如自然灾害、暴乱、战争等不测事件影响,从而造成重大损失。

  工程保险是转移部分项目风险、保证工程建设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在日趋完善的国际工程市场中,如果承包商没有购买相应的保险,几乎无法取得国际工程的承包权。工程保险主要包括:工程一切险、施工机具和设备险、第三者责任险、远洋运输险、雇主责任险盒机动车辆险。我国企业对工程保险的认识还很不够,应加强对保险业的认识,聘请专门国际工程保险人才。

  预防汇率风险

  投标时,至少选择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货币作为计价及支付货币,并根据当地货币的汇率变化趋势以及当地货币与外币的使用比例来决定计价及支付货币的合同比例。工程量完成后,尽早完成计量,及时催缴工程款,贯彻“现金流第一、利润率第二”的经营原则。要根据当地货币及外币的汇率变化来调整当地货币与外币的使用情况。比如,当地货币贬值时,应适当多采用当地货币进行支付;如果当地货币升值时,要适当多采用外币支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论文
  • jcz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